藍采和簡介

人物生平
藍采和,唐代的隱逸。最早見於南唐沈汾《續仙傳》。常衣破藍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則披絮,冬則臥雪,氣出如蒸。藍采和常行歌于城濠州城(今安徽鳳陽),手持大拍板長三尺馀,似醉非醉,踏歌云:「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三春樹,流年一擲梭」,均為神仙脫世之意。后得鐘離權之度化,乘云而去。
“藍采和”在八仙中排第六位。
漢族民間傳說中的八仙分別是:鐵拐李、鐘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據有人研究,漢、六朝時已有“八仙”一詞,原是指漢晉以來神仙家們所幻想的一組仙人,直至唐代,“八仙”都只是一個空泛的名詞。而上述八仙中的具體人物,到明代中葉吳元泰的《東游記》和湯顯祖的《邯鄲夢》問世后,才被正式確定下來。
據傳他常身穿破藍衫,手持大拍板,在濠州城行乞,乘醉而歌,云游天下,后在酒樓,聞空中有笙簫之音,忽然升空而 去。一說藍采和原名許堅,在勾欄里唱雜劇,年五十歲做壽時失誤官身,被官府棒打四十大板,后被鐘離權引度成仙。他的事跡在《續仙傳》、《南唐書》、《確潛類書》等書中均有記載。元雜劇《藍采和鎖心猿意馬》、《漢鐘離度脫藍采和》、《藍采和長安鬧劇》等劇本對藍采和的姓名也都有不同的說法。
南唐沈汾《續仙傳》:“藍采和,不知何許人也。常衣破藍衫......腳著靴,一腳跣行。夏則衫內加絮,冬則臥于雪中,氣出如蒸。每行歌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長三尺余,帶醉踏歌,老少皆隨看之。機捷諧謔,人問應聲答之,笑皆絕倒,似狂非狂,行則振靴......后踏歌于濠梁,酒樓乘醉,有云鶴笙簫聲。忽然輕舉于云中,擲下靴、衫、腰帶、板拍,冉冉而去。”
有人孩童時見過他,及至年老再見,采和顏狀如故,后于酒樓乘醉騎鶴而去。元人以此逸事,撰雜劇漢鐘離度脫藍采和。
藍采和,四川省大英縣人。經常穿著破爛的衣服,帶著六吋的腰帶,一只腳穿靴,一只腳赤足。夏天時在長衫內穿厚厚的內衣,冬天時躺在雪地中,呼出的氣彷如蒸氣一般。每次在大街,手持大拍版,長三尺余。醉了就唱歌。老的小的都看他唱歌,唱時好像是發狂,但又不是。歌詞隨意而作,歌中充滿了仙意,而且變幻莫測。把得到的錢穿在繩子上,拖著走,就是掉了也不顧。有時贈與窮人家,有時花在酒肆中。周游天下,有人在孩童時見過他,至老后再見著他,藍采和的容貌依舊。后來有人見他在壕梁酒樓上飲酒,聽見有笙蕭的聲音,忽然乘著鶴而飛上天空,拋下靴子,衣衫,腰帶,拍版,慢慢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