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熙簡介

人物生平
趙熙(1867——1948),字堯生、號香宋,四川榮縣人。蜀中五老七賢之一,世稱“晚清第一詞人”。在近代川渝傳統文人中,乃一流大文人。他“工詩,善書,間亦作畫。詩篇援筆立就,風調冠絕一時。偶撰戲詞,傳播婦孺之口”。光緒十八年(25歲)高中進士,殿試列二等,選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應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國史館編修。
趙熙一生勤學,讀書不倦。家有藏書數千卷,多精心評點,今成都草堂藏有趙評點杜詩四部。其文章駢散俱精,以散文為多,尚存有成都草堂、峨眉山、樂山烏尤諸寺碑文。趙詩學古最精,運用最活,兼擅古體與律、絕,尤精五律。趙熙博學多才,抱負遠大,卻無法在當世施展,就寄情于山水之間。曾五去夔巫,一登嵩山,一游西湖,五游峨眉,共宜“為詩載蜀山蜀水之青碧而出也?!币簧髟?000余首,解放初郭沫若自任部分印費,在上海倡印《香宋詩前集》上下冊,錄詩1300余首。四川又出版《香宋詩鈔》,錄詩500首?!断闼卧~》313首,則于民國7年(1918)即刻版印行。人謂“香宋詞人,稟過人之資,運靈奇之筆,刻畫山水,備極雋妙,追蹤白石,而生新過之”,可謂知言。
趙熙書法,字體秀逸挺拔,融諸家為一體,時人稱“榮縣趙字”。民國2年(1913),成都少城公園建立“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趙為書寫碑名于西南。偶亦作畫,喜山水小品,頗富詩情。
民國8年,趙熙主持修纂《榮縣志》,任總纂。該志共十七篇,附圖表數種。
民國《榮縣志》行文嚴謹得體,反映了榮縣社會實際,并加以標點斷句,事為創舉,被譽為巴蜀名志而獲得廣泛贊譽,為榮縣的文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慶春澤 休庵審予致疾之由,秘不示人,懼傳之徒取謔也,詞有佛心,戲和以懺此厄
風語關人,詩心化劫,維摩甘認災星。小偈吹香,護花字字金鈴。
鮑家倘唱秋墳句,累故人、怎草新銘。諱風前、脈脈盈盈,春水干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