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人 > 胡應麟 > 胡應麟代表作品

胡應麟的詩詞

本頁收錄胡應麟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時間排序,通過這些胡應麟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名家胡應麟的詩風。如果您也有喜歡的胡應麟代表作品、或喜歡的胡應麟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秋晚靈隱寺小憩

明代胡應麟

咫尺東林寺,欄干不厭憑。萬山回卓錫,一水護傳燈。

梵室偕龍樹,經壇接惠能。上方鐘磬發,晚傍白云登。

送王生之白狼幕中二首 其一

明代胡應麟

不逐游閒抱隱囊,翩翩結束事戎行。閨中秋夜長如許,莫遣音書斷白狼。

寄問喻邦相病時中秋前二日

明代胡應麟

咫尺牙旗越水頭,招尋猶滯木蘭舟。羊裘萬里歸風雪,龍劍三旬隔斗牛。

沈約病馀偏瘦損,虞卿書就任窮愁。生憎后夜雙溪月,獨照胡床八詠樓。

擬漢郊祀歌十九首 其七 維泰元

明代胡應麟

于維泰元,象帝之先。綱紀三才,遍周八埏。皇皇天地,疇闔疇辟。

于維泰元,潛運無極。風雨雷露,維日月星。咸若其時,克順克成。

擬大明鐃歌曲十八首 其七 戰鄱陽

明代胡應麟

明日大戰戰鄱陽,簡師料徒百萬強。烈風吹沙湖水揚,煙焰漲天焚大航。

三十六將死康郎,再戰湖口殲馀皇。我舟膠沙敵尚強,疾呼奮臂來沖撞。

聞汪伯玉至自京口暫寓武林僧舍走筆代柬并以奉期

明代胡應麟

錢塘此日停絲笮,鐵甕經秋臥錦袍。虎豹有時驚仗鉞,魚龍無處避揮毫。

湖頭寺擁三天竺,海上樓觀八月濤。百里蘭陵歸路近,西風那不醉葡萄。

桑園晚泊民家籬菊盛開因寄宋通侯忠父

明代胡應麟

苦憶東京宋子侯,嬌嬈歌曲擅風流。金花燦爛縈金谷,玉樹玲瓏照玉樓。

西第壺觴頻嘯傲,東園車馬盛淹留。一尊何日長安市,醉插霜華任滿頭。

奉贈大司馬潘公

明代胡應麟

瓠子功成帝眷馳,老臣銜命出彤墀。千門月靜留都鑰,萬灶霜清白下旗。

賓客南樓頻擁嘯,生徒東閣盡裁詩。極知吐握姬公念,躑躅河梁問路岐。

寄洛中友人

明代胡應麟

濁酒青絲照玉壺,信陵公子對呼盧。狂歌莫問燕臺客,零落秋風傍狗屠。

龔使君合祀供奉拾遺于任城紀事三十韻

明代胡應麟

齊東浮大澤,濟北匯飛泉。亭古淹詞客,樓高臥謫仙。

聲名偕宇宙,藻繪劃星躔。奕葉流風謝,沉冥歷數遷。

送程仲凱之兩都

明代胡應麟

五夜山陰興獨乘,海天遙望白云凝。囊攜劍色過燕市,船載簫聲出廣陵。

何處新詩酬北雁,當年奇氣羨南鵬。高臺倘遇荊丹輩,好上黃金第一層。

贈王中叔別駕二首 其二

明代胡應麟

名家曾識晉司空,佐郡重看借大馮。岸幘光陰詩卷外,褰帷名勝畫圖中。

西江楚蜀帆交下,鐵甕金焦寺對雄。屈指中朝優詔下,肯令神足限追風。

中丞滕公移鎮越中寄訊

明代胡應麟

鐵騎牙旌控上游,飛書馳檄羨風流。誰言夾谷偏文事,共識南陽借武侯。

大吏百城環繡斧,材官十郡扈清油。千山月色胡床夜,獨奏梅花坐海樓。

再寄在明

明代胡應麟

見說休官后,鄉園樂更饒。屏開張靜婉,坐列董嬌嬈。

紫電黃金勒,紅霞白玉簫。興來應載酒,時醉廣陵橋。

題鐵干回春圖山陰劉世儒工畫梅以巨幅贄余乞詩為賦

明代胡應麟

吳綃七尺鋪寒玉,幻出名花照幽獨。微霜淡月春朦朧,何處佳人臥空谷。

畫梅自昔傳華光,擅奇更有王元章。千秋絹素漸零落,古色黯黯留虛堂。

余家藏道復水墨牡丹紛披老筆而扇頭折枝淺絳豐肌曼色嫣然襲人更題一絕于便面右

明代胡應麟

誰寫天真第一枝,盈盈霞色照軒墀。多情錯認楊妃醉,亭倚沉香日暮時。

別司馬汪公八首 其二

明代胡應麟

高翔欲何為,浮云渺天末。言欲攬德輝,翩翩下閶闔。

東海有鹓雛,孤鳴蔽林樾。羽翼苦未長,天路迥難涉。

效陰鏗安樂宮體十首 其四 景陽樓

明代胡應麟

紫氣重關外,飛樓上屬云。回梯盤月窟,復道駕星文。

列圣金支現,諸真玉佩聞。爐香晨雜沓,燭靄暮絪缊。

出塞曲十六首 其十一

明代胡應麟

一笑能空塞北亭,寒光閃爍射青萍。歌殘杕杜長城下,萬仞燕然自勒銘。

再送遠游明府二絕 其二

明代胡應麟

千秋重睹豫章材,五夜狂歌雪色來。莫向斗牛占紫氣,雌雄龍劍合燕臺。

贈霓裳十二首 其十一

明代胡應麟

七香霞佩午珊珊,駿馬金羈照玉顏。跋扈飛揚湖海上,前身莫是李東山。

雨過茅生賦贈二首 其二

明代胡應麟

易水才容棹,君垂百尺綸。巨先原任俠,方朔豈長貧。

坐有含毫客,門多擊筑人。懷中雙刺在,肯逐五陵塵。

擬古二十首 其一

明代胡應麟

嚴霜結重陰,歲序忽已暮。念子當遠游,抗手即行路。

路行常苦遠,客歸嘗苦晚。浮云蔽關塞,白日不可挽。

哭李能茂五首 其二

明代胡應麟

肺病呻吟外,魂搖棄擲年。千秋遲白纻,萬恨劇青氈。

雞鶩爭誰得,龍蛇命豈然。玄亭莽空闊,愁絕異時傳。

寄鄴中王孫灌父時約余為嵩少之游

明代胡應麟

昔我年少思遠游,飛行八極尋浮丘。夢寐三花映絕壁,昆崙倒掛黃河流。

主人況有淮南術,要我峰頭鍊金液。石林萬仞掃空翠,念載無人白云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