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人 > 唐代詩人 > 法藏

法藏簡介

法藏 (643—712)原藉西域康居,因俗姓康。武則天賜以賢首之稱號,后人即尊為賢首大師。先從智儼學《華嚴》,智儼死后,出家。預義凈譯場,為則天講新《華嚴經》,因撰《金獅子章》,徑捷易解,則天遂悟其旨。創華嚴宗法界緣起理論,被尊為華嚴宗第三祖。有《華嚴探玄記》、《般若心經疏》等。 ...〔? 法藏的詩文(1篇)

人物生平

  關于法藏在洛陽的政治活動,崔傳記載了兩件事。其一,神功元年(697),契丹大舉寇掠內地,武則天一面派軍隊前往應戰,一面令法藏“依經教遏寇虐”。法藏上奏道:“若令摧伏怨敵,請約左道諸法。”所謂左道,是指巫蠱、方術、詛咒、祈禱鬼神等帶有迷信色彩的邪門旁道,由于危害政治,一直被嚴禁,但這次武則天允許實行。法藏于是沐浴更衣,建立道場,設置觀世音菩薩像,手持影子石佛珠,行道作法。幾天后,契丹軍隊看見的武周軍隊便成了“無數神王之眾”,又見“觀音之像浮空而至”,因而軍心大亂,被武周打敗。武則天下敕表彰法藏說:“醴酒流甘于陣塞,仙駕引纛于軍前。此神兵之掃除,蓋慈力之加被。”其二,神龍元年(705)初,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乘機發動政變,誅殺武則天的親信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擁立唐中宗復位。法藏積極參預這次政變, “內弘法力,外贊皇猷。”形勢穩定后,中宗賞功,讓他連升三品。這對于一位不打算還俗的僧人來說,沒有什么實際意義,法藏因而再三謝絕,中宗遂轉賜其弟康寶藏。中宗還下詔表揚法藏道:“傳無盡之燈,光照暗境;揮智慧之劍,降伏魔怨。兇徒叛逆,預識機兆,誠懇自衷,每有陳奏,奸回既殄,功效居多。”

  法藏在洛陽的宗教活動,主要表現為翻譯并研究佛經,以及進行佛教的宣傳教育活動。

  《華嚴經》梵文原本據說有10萬偈。東晉時梵僧佛馱跋陀羅在華首次譯為中文,勒為60卷,稱為《六十華嚴》或《舊華嚴》《晉經》。該譯本不是足本,僅有二萬六干偈。武則天聽說于闐(今新疆和田)有梵文足本,很想弄到。于闐僧實叉難陀聞訊,攜梵本來洛陽,證圣元年(695)奉敕在大遍空寺翻譯,未畢而病故,由參預譯事的中外籍僧人繼續翻譯,法藏參預其中。崔傳說他“本資西胤,雅善法言,生寓東華,精詳漢字”,因而擔任筆受工作,發揮主要作用。四年后新譯在佛授記寺完成,勒為80卷,稱為《八十華嚴》或《新華嚴》。但仍不是足本,法藏補進前此與中天竺僧地婆訶羅在長安共譯出的部分內容,整理出一個較為完善的新本。 圣歷二年(699)10月8日新譯《華嚴經》告成,佛授記寺的僧人請法藏講經義,武則天下令當月15日開講。到臘月12日晚上,法藏講到《華藏世界品》的“海震動”說法時,突然發生強烈地震,講堂和寺院發出震吼之聲,聽眾數千從未見過這種情況。該寺僧人作為喜訊向武則天上疏匯報。按照古代的天人感應說,上天常常因朝政失誤而降生各種反常的自然現象來警告皇帝,這時,臣子可以直言不諱地批評皇帝,指摘時弊,皇帝也會下罪己詔向國人承認錯誤,同時減膳,錄囚,減免賦稅,施行仁政。這無疑是借助于老天爺的權威。對皇權進行某種程度的限制,使皇帝有所收斂,成為時政改弦更張的一個契機。《通鑒》卷203記載,垂拱二年(686),武則天以皇太后的身份在洛陽臨朝稱制已經兩年多,雍州上報新豐縣(今陜西臨潼)東南涌出一山,武則天下令將縣名改為慶山。有人上疏說:“今陛下以女主處陽位,反易剛柔,故地氣塞隔,而山變為災。……宜側身修德,以答天譴,不然,殃禍至矣。”這次地震本來又是一個批評武則天的機會,但因為法藏講經的緣故,反倒被看作是吉兆瑞應。崔傳說:武則天對僧人的上疏御筆批答道:“開講之辰,感地動而標異。斯乃如來降祉,用符九會之文;豈朕庸虛,敢當六種之動!”

  同時,武則天還命法藏為自己講解新譯《華嚴經》秉御賜法藏,華嚴宗義理極其深奧復雜,武則天聽后茫然不解,法藏就以宮殿前的金屬獅子為教具,撰寫《金獅子章》,來加以開導。這一直觀教學使艱深的義理變得徑捷易懂,武則天遂豁然開悟。

  《金獅子章》不足1100字,卻囊括了華嚴宗的基本理論和判教說法,可謂有咫尺萬里之勢。所以這樣,除了法藏具備高度的概括能力以外,還由于他以實物為例,深入淺出,舍棄了很多論證過程。茲引證一例:為了說明色與空的關系,《金師子章·辨色空第二》就以金體比喻佛性——空,以獅子相比喻事物——色,說:“師子相虛,唯是真金。師子不有,金體不無,故名色空。又復空無自相,約色以明。不礙幻有,名為色空。”秘密隱顯俱成門是華嚴宗十玄門之一,以為事物有色和空兩重內容,人們看到假有的一面而看不到假有所體現的實有這一面,假有顯而實有隱;看到實有的一面而看不到假有的一面,實有顯而假有隱。雖然或隱或顯,但隱顯二相,俱時成就。

  法藏很善于利用教具,由此及彼,由淺入深,進行直觀教育。為了說明事事無礙法門,即事物與事物之問圓融無礙的關系,他概括為因陀羅網境界門。他為武則天和那些理解力低的人準備了10面鏡子,安放于八方和上下,鏡面相對,距離一丈并點燃一支火炬,來照著中間安放的一尊佛像,于是每面鏡子中都重重疊疊地現出佛像,以及其它鏡子映現佛像的樣子。在場的人一下子都明白了這一佛教理論。《宋高僧傳·法藏傳》總結他以實物從事教學活動時指出:“藏之善巧化誘,皆此類也。”

  不久,法藏遷至長安大崇福寺當寺主。據清人徐松《唐兩京城坊考》卷4記載,長安曾有三所崇福寺。敦義坊東北隅有隋代的靈覺寺,唐初廢,乾封二年(667),皇后武則天為其姐賀蘭氏復立為崇福寺,但儀鳳二年(677)即改名為福田寺,玄宗初廢。義寧坊南門東邊有隋代的真寂寺,唐初改名為化度寺,但直到大中六年(852)才改為崇福寺。顯然,這兩所崇福寺都不是法藏當寺主的寺院。他所在的崇福寺位于休祥坊東北隅,即當年武則天舍宅而立的太原寺,載初元年(689)改稱為崇福寺,由武則天親筆賜寫飛白體寺額。因此,該寺可以看作是在長安的武周皇家寺院,選中法藏當寺主,無疑體現了武則天對他的信任和垂青。

  長安四年(704)臘月,法藏供奉于洛陽內道場,建置華嚴法會。他向武則天談起自己年青時曾煉指供養岐州法門寺舍利塔,是珍藏阿育王所提供佛舍利的勝地,于是武則天下令前往法門寺迎舍利。她這時82歲,身體已經不行,一月以后病情即惡化,想借助于法藏,乞靈于佛教,以求延年益壽。法藏到了今陜西扶風縣,在塔前行道七晝夜,請出舍利,于除夕迎至大崇福寺,次年正月 11日送至洛陽,并且送還先前為 武則天講《金師子章》時御賜給他的、倭進獻的云海石108粒念珠,希望借以云海石祈福武則天病愈。11日送回洛陽時武則天下令王公百官和洛陽的善男信女,都制做精美華貴的幡華幢蓋,由太常寺演奏莊嚴的樂曲,將舍利迎至明堂。正月15日,武則天“身心護凈,頭面盡虔”,請法藏捧持舍利,“普為善禱”。10個月后,武則天在洛陽上陽宮去世。隨著李唐政權的恢復,長安再度成為政治中心,法藏也就永遠地離開了洛陽,在長安從事活動,繼續受著幾代皇帝的高度尊崇。

歌行一首

唐代法藏

古人重義不重金,曲高和寡勿知音。今時志士還如此,語默動用跡難尋。

所嗟世上歧路者,終日崎嶇狂用心。平坦旃檀不肯收,要須登險訪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