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人 > 劉因 > 劉因代表作品

劉因的詩詞

本頁收錄劉因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jù)時間排序,通過這些劉因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名家劉因的詩風(fēng)。如果您也有喜歡的劉因代表作品、或喜歡的劉因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飲后

元代劉因

日光射雨明珠璣,怒氣郁作垂天蜺。天漿海波吸已竭,倒景徑入黃金卮。

金卮一傾天宇閒,天公愁吐胸中奇。海風(fēng)掀舉催月出,吹落酒面浮明輝。

西山

元代劉因

西山龍蟠幾千里,力盡西風(fēng)吹不起。夜來赤腳踏蒼鱗,一著神鞭上箕尾。

天風(fēng)泠泠清入肌,醉抱明月人間歸。嫦娥灑淚不敢語,銀河鼓浪沾人衣。

感秋

元代劉因

湘弦悠悠阻清音,駕車欲往洛水深。白榆一葉驚河漢,萬里碧霄中夜心。

玉鸞翩翩紛翠羽,髣髴機(jī)絲隔煙霧。瓊枝難得芳華年,惟恐流光兩遲暮。

武當(dāng)野老歌

元代劉因

南陽武當(dāng)天下稀,峰巒巧避山自迷。青天飛鳥不可度,但見萬壑空煙霏。

山不知人從太古,白云飛來天作主。旌旗明滅漢陽津,幾閱東西互夷虜。

吳山夜雪圖

元代劉因

江南無寒歲,一雪今幾時。吳山豈無春,畫此寒巖姿。

壯哉萬里流,不廢東南馳。胸中謾長風(fēng),俯仰今古非。

翟節(jié)婦詩

元代劉因

兵塵浩無際,烈女難自全。婦人無九首,志欲不二天。

燕山翟氏女,既嫁夫防邊。一朝聞死事,健婦增慨然。

秋夕感懷

元代劉因

新涼入郊墟,金風(fēng)蕩秋夕。輕河皎素練,寒霜澹白璧。

星斗闌干橫,孤堂更岑寂。游子起中庭,感慨心襟激。

清江曲

元代劉因

清江芙蕖玉可憐,岸花汀草自年年。來鴻去雁不相識,曉露無聲香暗泣。

江樓縹緲如花人,望之見之不可親。無限晴云錦樹新,愁眉只向遙山顰。

掛書牛角圖

元代劉因

長安江都搏手空,臺司光祿誰雌雄?大事既去乃爾耳,渠頭不斫將安容?

喑嗚千年楚重瞳,將軍視之猶楚公。掛書牛角亦偶爾,史臣比擬良未同。

喜雨

元代劉因

壬申秋大水,一雨乃孤注。九年錙寸積,曾未辦朝露。

陂塘此何日?還我滄洲趣。夜來云初作,期待一如故。

游云水庵

元代劉因

乘春奮幽潛,觀化登丘山。哀淙聞遠(yuǎn)壑,息駕思云關(guān)。

墾石密松桂,結(jié)屋珍茅菅。生煙紛漠漠,激流散潺潺。

隱仙谷

元代劉因

山川含太古,風(fēng)氣如未開。中有幽棲人,日暮斸蒼苔。

吾胸素羲皇,人世不可諧。此地復(fù)何地,恍若登春臺。

游源泉

元代劉因

叢祠郁蒼翠,萬古藏清幽。泠然石上足,不逐蒼波流。

長風(fēng)索我御,欲舉仍遲留。白云何山來?相對亦悠悠。

玉溪精廬

元代劉因

居然山四頹,危檻俯晴春。川氣生不極,翠潤流衣巾。

林陰起薄暮,酒色生微醺。歌聲忽落谷,驚歸欲飛云。

塞翁行

元代劉因

塞翁少小壟上鋤,塞翁老來能捕魚。宋家昔日塞翁行,屯田校尉功不如。

西山瀛海接千里,長城又見開長渠。要將一水限南北,笑殺當(dāng)年劉六符。

游天城

元代劉因

徑遠(yuǎn)澗隨曲,崖深山漸少。居然翠一城,四壁立如掃。

天設(shè)限仙凡,云生失昏曉。平生萬事懶,登臨即輕矯。

晨起書事

元代劉因

蒼星彗明河,三月麗朱方。兩月忽散落,一月留中央。

下有五星連,西近東少張。仰面東北隅,流星墜綵芒。

和陶潛詠貧士 其二

元代劉因

王風(fēng)與運頹,一輊不再軒。消中正有長,冬溫見瓜園。

人才氣所鐘,亦如焰后煙。寥寥洙泗心,千載誰共研?

和陶潛詠貧士

元代劉因

陶翁本強(qiáng)族,田園猶可依。我惟一畝宅,貯此明月輝。

翁復(fù)隱于酒,世外冥鴻飛。我性如延年,與眾不同歸。

明妃曲

元代劉因

初聞丹青寫明眸,明妃私喜六宮羞。再聞北使選絕色,六宮無慮明妃愁。

妾身只有愁可必,萬里今從漢宮出?;诓粍e君未識時,免使君心憐玉質(zhì)。

和陶潛飲酒 其三

元代劉因

吾宗幾中表,訪我時一至。自吾居此庵,才得同兩醉。

逆數(shù)百年間,相會能幾次。每會不盡歡,親情安足貴。

和陶潛飲酒 其四

元代劉因

器飲代洼尊,巢居化安宅。凡今佚樂恩,孰非圣神跡。

況彼耕戰(zhàn)徒,勤力有千百。乞我一身閒,坐看山云白。

和陶潛飲酒 其二

元代劉因

士窮失常業(yè),治生誰有道?身閒心自勞,齒壯發(fā)先老。

客從東方來,溫言慰枯槁。生事仰小園,分我瓜菜好。

桃源行

元代劉因

六王掃地阿房起,桃源與秦分一水。小國寡民君所憐,賦役多慚負(fù)天子。

天家正朔不得知,手種桃枝辨四時。遺風(fēng)百世尚不泯,俗無君長人熙熙。

和陶潛飲酒

元代劉因

疑冰得火力,郁郁陽春姿。寧滅不肯寒,陽火如松枝。

詩家有醇醪,釀此松中奇。一飲盡千山,枯株彼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