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城
游天城。元代。劉因。 徑遠澗隨曲,崖深山漸少。居然翠一城,四壁立如掃。天設限仙凡,云生失昏曉。平生萬事懶,登臨即輕矯。山靈知信息,風煙久傾倒。顧瞻困能仰,汎應習稱好。端居得蕭寂,遠眺礙孤峭。乃知方寸間,別有萬物表。未須凌絕頂,胸次青已了。
[元代]:劉因
徑遠澗隨曲,崖深山漸少。居然翠一城,四壁立如掃。
天設限仙凡,云生失昏曉。平生萬事懶,登臨即輕矯。
山靈知信息,風煙久傾倒。顧瞻困能仰,汎應習稱好。
端居得蕭寂,遠眺礙孤峭。乃知方寸間,別有萬物表。
未須凌絕頂,胸次青已了。
徑遠澗隨曲,崖深山漸少。居然翠一城,四壁立如掃。
天設限仙凡,雲生失昏曉。平生萬事懶,登臨即輕矯。
山靈知信息,風煙久傾倒。顧瞻困能仰,汎應習稱好。
端居得蕭寂,遠眺礙孤峭。乃知方寸間,別有萬物表。
未須淩絕頂,胸次青已了。
唐代·劉因的簡介
劉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學家、詩人。字夢吉,號靜修。初名骃,字夢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3 歲識字,6歲能詩,10歲能文,落筆驚人。年剛20,才華出眾,性不茍合。家貧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愛諸葛亮“靜以修身”之語,題所居為“靜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應召入朝,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辭官歸。母死后居喪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劉因為官,他以疾辭。死后追贈翰林學士、資政大夫、上護軍、追封“容城郡公”,謚“文靖”。明朝,縣官鄉紳為劉因建祠堂。
...〔
? 劉因的詩(211篇) 〕
兩漢:
佚名
辰出街頭,酉歸堂內,切須規矩隨身。志誠香火,早晚去朝真。
遍歷名山福地,不恥問、參訪高人。休夸逞,斷除人我,心地放教平。
辰出街頭,酉歸堂內,切須規矩隨身。志誠香火,早晚去朝真。
遍曆名山福地,不恥問、參訪高人。休誇逞,斷除人我,心地放教平。
唐代:
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隻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明代:
皇甫汸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寧知牽世網,未果謝人群。
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云。非關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甯知牽世網,未果謝人群。
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雲。非關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明代:
吳孺子
湖上梅花出短墻,一開半落湖水香。
春陽羞澀杏花細,桃花李花亦不忙。
湖上梅花出短牆,一開半落湖水香。
春陽羞澀杏花細,桃花李花亦不忙。
宋代:
陶夢桂
一生受用燕營窠,百歲光陰馬駐坡。
晚境喜無干己事,故人遠寄歇心歌。
一生受用燕營窠,百歲光陰馬駐坡。
晚境喜無幹己事,故人遠寄歇心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