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
詞語解釋
自立[ zì lì ]
⒈ ?不須他人扶助,自己獨立。
例躬耕壟畝,勤苦自立。——《宋史》
足以自立?!猍英]赫胥黎著、嚴(yán)復(fù)譯《天演論》
英depend on oneself; stand on one’s own feet; support oneself;
引證解釋
⒈ ?依靠自力有所建樹。
引《禮記·儒行》:“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無餘 傳世十餘,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轉(zhuǎn)從眾庶為編戶之民, 禹 祀斷絶十有餘歲?!?br />《后漢書·袁紹傳》:“紹 客 逄紀(jì) 謂 紹 曰:‘夫舉大事,非據(jù)一州,無以自立?!?/span>
⒉ ?獨立。
引孫中山 《社會革命談》:“當(dāng) 美利堅 離 英 自立,豈不於政治上躊躇滿志?”
⒊ ?能自持自守,不為外力所動。
引《漢書·張耳陳馀傳》:“上賢 高 能自立然諾,使 泄公 赦之?!?br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zhì)書》:“觀古今文人,類不護(hù)細(xì)行,鮮能以名節(jié)自立。”
宋 曾鞏 《監(jiān)察御史制》:“爾好古知方,強(qiáng)於自立,刺察之任,往其欽哉!”
⒋ ?靠自己獨立生活。
引《宋書·沉慶之傳》:“荒擾之后,鄉(xiāng)邑流散, 慶之 躬耕壟畝,勤苦自立。”
《梁書·蕭穎達(dá)傳》:“穎孚 不能自立,以其兵由 建安 復(fù)奔 長沙。”
宋 司馬光 《祭龐穎公文》:“孤苦惷愚,不能自立,長號四望,誰復(fù)顧哀,惟公眷憐,過於平日?!?/span>
⒌ ?自稱為王或自即王位。
引《左傳·成公十三年》:“負(fù)芻 殺其太子而自立也,諸侯乃請討之?!?br />《史記·項羽本紀(jì)》:“韓信 因自立為 齊王?!?br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適南蠻入奏曰:‘有海船千艘,甲兵十萬,入 扶餘國,殺其主自立?!?/span>
國語辭典
自立[ zì lì ]
⒈ ?自己冊立。
引《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煬帝弒了父親,淫了父妾,自立為帝,荒淫無度?!?br />《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李傕不奉詔,欲弒君自立。」
⒉ ?以自己的力量立身于世。
引《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他既然讀書,曉得了道理,自己可以自立,那個敢欺負(fù)他?」
反依賴 仰給
英語independent, self-reliant, self-sustaining, to stand on one's own feet, to support oneself
德語selbstst?ndig (Adj)?
法語indépendant
相關(guān)成語
- zhàng yì zhí yán仗義執(zhí)言
- xiǎo xiǎo shuō小小說
- jī gān基干
- fù zhì復(fù)制
- shēn qì身契
- tǔ yí土宜
- bān jí班級
- bǎo liú保留
- jiā zhǔ pó家主婆
- jǐng zhǎng警長
- kāi jiǎng開獎
- háng chéng航程
- jiā jiàng家降
- tiān shēng天生
- qiú lù jǐn球路錦
- lù zhèng路政
- dà cháng大常
- lù tóu路頭
- zū yòng租用
- diàn huà huì yì電話會議
- suí nián zhàng隨年杖
- fǎn fǎn fù fù反反復(fù)復(fù)
- dǒng de懂得
- gū jià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