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
詞語解釋
布衣[ bù yī ]
⒈ ?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英clothes made of cloth;
⒉ ?平民百姓。
例臣本布衣。——諸葛亮《出師表》
有布衣畢昇。——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英cloth gown worn by scholars not in government;
引證解釋
⒈ ?布制的衣服。
引《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布衣不完,蔬食不飽,蓬戶穴牖,日孜孜上仁。”
《后漢書·禮儀志下》:“佐史以下,布衣冠幘。”
《古今小說·月明和尚度柳翠》:“﹝ 柳翠 ﹞又製下布衣一襲,每逢月朔月望,卸下鉛華,穿著布素,閉門念佛。”
⒉ ?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錦繡,故稱。
引《荀子·大略》:“古之賢人,賤為布衣,貧為匹夫。”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絲,其餘則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技藝》:“慶歷 中,有布衣 畢昇,又為活板。”
清 李漁 《玉搔頭·締盟》:“多應(yīng)是皂蓋填門多顯輩,因此上錯認(rèn)了風(fēng)塵一布衣。”
國語辭典
布衣[ bù yī ]
⒈ ?布制的衣服。
引《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又制下布衣一襲,每逢月朔月望,卸下鉛華,穿著布素,閉門念佛。」
⒉ ?平民。
引《韓非子·五蠹》:「布衣相與交,無富厚以相利,無威勢以相懼也。」
《三國演義·第三〇回》:「攸慌扶起曰:『公乃漢相,吾乃布衣,何謙恭如此?』」
近平民
英語plain cotton clothing, (literary)? the common people
法語vêtements en coton uni, les gens du commun (litt.)?
相關(guān)成語
- wén xuǎn文選
- zhuī sī追思
- xiǎo jié yè小節(jié)夜
- dà yuán大員
- ǒu xuè嘔血
- bǐ cǐ bǐ cǐ彼此彼此
- mín shì民室
- shùn lǐ chéng zhāng順理成章
- luò hòu落后
- yī bǎi yī一百一
- lù zhèng路政
- mìng zhòng命中
- biǎo qíng表情
- sī dǎ廝打
- fāng gài方概
- guài wù xiāng怪物相
- miào yì廟議
- jiā jū家居
- duǎn yī bāng短衣幫
- hé shēng shǔ和聲署
- hé hé zǐ盍合子
- yùn cáng蘊(yùn)藏
- kuài sù快速
- duàn mù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