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憫
詞語解釋
憐憫[ lián mǐn ]
⒈ ?對肉體或精神上遭受痛苦的人或者對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例憐憫壯丁。
英have compassion for; take pity on;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憐閔”。亦作“憐愍”。哀憐;同情。
引《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圣朝憐閔,詔求其后。”
《漢書·武帝紀》:“朕嘉孝弟力田,哀夫老眊孤寡鰥獨,或匱於衣食,甚憐愍焉。”
唐 韓愈 《論今年權停舉選狀》:“陛下憐憫京師之人,慮其乏食,故權停舉選。”
宋 蘇轍 《書<金剛經>后》:“如來憐愍眾生,為設方便,使知出門,即是歸路。”
《英烈傳》第三三回:“萬望夫人憐憫勿殺,妾當丟在草野之中,把人抱去,乃是夫人天地之德。”
茅盾 《子夜》三:“蓀甫 常常打算毫無憐憫地將他們打倒,把企業拿到他的鐵腕里來。”
國語辭典
憐憫[ lián mǐn ]
⒈ ?哀憐同情。唐·韓愈〈論今年權停舉選狀〉:「陛下憐憫京師之人,慮其乏食。」也作「憐愍」。
近軫恤 惻隱
最近近義詞查詢:
柔美的近義詞(róu měi)
發起的近義詞(fā qǐ)
路程的近義詞(lù chéng)
經理的近義詞(jīng lǐ)
徹里徹外的近義詞(chè lǐ chè wài)
面目全非的近義詞(miàn mù quán fēi)
積壓的近義詞(jī yā)
地步的近義詞(dì bù)
合意的近義詞(hé yì)
結草銜環的近義詞(jié cǎo xián huán)
密切的近義詞(mì qiè)
一點一滴的近義詞(yī diǎn yī dī)
其后的近義詞(qí hòu)
冷冰冰的近義詞(lěng bīng bīng)
民俗的近義詞(mín sú)
干勁的近義詞(gàn jìn)
不合的近義詞(bù hé)
再現的近義詞(zài xiàn)
驚動的近義詞(jīng dòng)
護理的近義詞(hù lǐ)
手表的近義詞(shǒu biǎo)
支持的近義詞(zhī chí)
木排的近義詞(mù pái)
算無遺策的近義詞(suàn wú yí cè)
考核的近義詞(kǎo hé)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