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詞語解釋
民俗[ mín sú ]
⒈ ?民眾的習慣;民間風俗。
英folkway; folk custom;
引證解釋
⒈ ?人民的風俗習慣。
引《韓非子·解老》:“府倉虛則國貧,國貧而民俗淫侈,民俗淫侈則衣食之業絶。”
《史記·循吏列傳》:“楚 民俗好庳車,王以為庳車不便馬,欲下令使高之。”
宋 范仲淹 《睦州謝上表》:“然后上下同心,致君親如 堯 舜 ;中外有道,躋民俗於 羲皇。”
清 薛福成 《創開中國鐵路議疏》:“民俗既變,然后招商承辦……可以漸推漸廣,漸續漸遠。”
⒉ ?民眾的生活、生產、風尚習俗等情況。
引《管子·正世》:“古之欲正世調天下者,必先觀國政,料事務,察民俗,本治亂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從事。”
宋 張孝祥 《正提刑啟》:“疇昔熟於條教,莫先圖民俗之安;乃今奉以周旋,當益厲官常之守。”
清 梅曾亮 《送周石生序》:“奮白筆,書盈尺之紙,為國家陳民俗之急。”
國語辭典
民俗[ mín sú ]
⒈ ?人民百姓的風俗習慣與傳統。
引《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樂者,所以變民風,化民俗也。」
《文明小史·第一回》:「湖南永順府地方,毗連四川,苗漢雜處,民俗渾噩。」
近民風 習俗
英語popular custom
德語Ethnologie; V?lkerkunde
法語folklore
最近近義詞查詢:
調劑的近義詞(tiáo jì)
正常的近義詞(zhèng cháng)
充饑的近義詞(chōng jī)
美酒的近義詞(měi jiǔ)
標題的近義詞(biāo tí)
初春的近義詞(chū chūn)
術士的近義詞(shù shì)
內里的近義詞(nèi lǐ)
補救的近義詞(bǔ jiù)
盲目的近義詞(máng mù)
謀取的近義詞(móu qǔ)
禮品的近義詞(lǐ pǐn)
愛慕的近義詞(ài mù)
土人的近義詞(tǔ rén)
僑民的近義詞(qiáo mín)
異曲同工的近義詞(yì qǔ tóng gōng)
黑幕的近義詞(hēi mù)
擴大的近義詞(kuò dà)
有心的近義詞(yǒu xīn)
制造的近義詞(zhì zào)
認為的近義詞(rèn wéi)
教員的近義詞(jiào yuán)
大力的近義詞(dà lì)
無聲無息的近義詞(wú shēng wú xī)
年景的近義詞(nián jǐng)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