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史
詞語解釋
外史[ wài shǐ ]
⒈ ?指野史、雜史和以描寫人物為主的舊小說之類,如《儒林外史》
英unofficial history;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區(qū)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引《周禮·春官·大宗伯》:“外史,掌書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書。”
宋 陳亮 《三國紀年序》:“自當時之諸侯,國各有史,一言一動,罔不畢載。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清 黃遵憲 《三哀詩》:“我已外史達,人實高閣置。”
⒉ ?指稗史及某些舊小說。如舊題 漢 黃憲 的《天祿閣外史》、 清 吳敬梓 的《儒林外史》。
⒊ ?舊時文人常用作別號。如 元 張雨 稱 句曲外史,清 惲格 稱 白云外史。
國語辭典
外史[ wài shǐ ]
⒈ ?非正史,大抵為瑣記及小說之類。如《儒林外史》。
近別史
⒉ ?文人常以此作為雅號。
引《明史·卷二八五·文苑傳一·趙塤傳》:「入見,賜之宴,賦詩稱旨,除廣信教授,自號榮陽外史。」
⒊ ?職官名。職掌記錄王者下達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國志書,三皇五帝的典籍 。
最近近義詞查詢:
化名的近義詞(huà míng)
榮譽的近義詞(róng yù)
人云亦云的近義詞(rén yún yì yún)
老婆的近義詞(lǎo pó)
暗暗的近義詞(àn àn)
秘密的近義詞(mì mì)
外史的近義詞(wài shǐ)
身故的近義詞(shēn gù)
大家的近義詞(dà jiā)
期限的近義詞(qī xiàn)
游戲的近義詞(yóu xì)
慢慢的近義詞(màn màn)
過程的近義詞(guò chéng)
毫不的近義詞(háo bù)
性命的近義詞(xìng mìng)
宛如的近義詞(wǎn rú)
配置的近義詞(pèi zhì)
離合的近義詞(lí hé)
變化的近義詞(biàn huà)
教導的近義詞(jiào dǎo)
機緣的近義詞(jī yuán)
防御的近義詞(fáng yù)
緩慢的近義詞(huǎn màn)
應有盡有的近義詞(yīng yǒu jìn yǒu)
大名鼎鼎的近義詞(dà míng dǐng dǐng)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