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虛名
詞語解釋
徒有虛名[ tú yǒu xū míng ]
⒈ ?空有其名聲,毫無實際。亦作“徒有其名”
英unwarranted reputation;
引證解釋
⒈ ?空有其名聲。謂名不符實。
引《北齊書·李元忠傳》:“元忠 以為萬石給人,計一家不過升斗而已,徒有虛名,不救其弊,遂出十五萬石以賑之。”
《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卻説 司馬懿 回到寨中,使人打聽是何將引兵守 街亭。回報曰:‘乃 馬良 之弟 馬謖 也。’ 懿 笑曰:‘徒有虛名,乃庸才耳!’”
毛澤東 《改造我們的學習》:“對于徒有虛名并無實學的人,你們看,象不象?”
亦作“徒擁虛名”、“徒有其名”、“徒負虛名”。 《清朝野史大觀·清朝史料·軍機領袖》:“軍機大臣有時多至六七人,而權(quán)實操於領袖,新進者畫諾奉行,徒擁虛名也。”
魯迅 《書信集·致楊霽云》:“所謂名家,大抵徒有其名,實則空洞,其作品且不及無名小卒!”
茅盾 《子夜》十六:“我知道 趙伯韜 肯放款子,就可惜我這‘紅頭火柴’徒負虛名,和這位財神爺竟沒有半面之交!”
國語辭典
徒有虛名[ tú yǒu xū míng ]
⒈ ?空有名聲,名與實不相符合。也作「徒負虛名」、「徒有其名」。
引《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徒有虛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誤事!」
《老殘游記·第七回》:「在嵩山少林寺學棒,學了些時,覺得徒有虛名,無甚出奇制勝處。」
近名存實亡
反名不虛傳 名副其實
※ "徒有虛名"的意思解釋、徒有虛名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最近反義詞查詢:
竟然的反義詞(jìng rán)
急匆匆的反義詞(jí cōng cōng)
已經(jīng)的反義詞(yǐ jīng)
后來的反義詞(hòu lái)
寄信的反義詞(jì xìn)
皈依的反義詞(guī yī)
剛正的反義詞(gāng zhèng)
不同的反義詞(bù tóng)
用心的反義詞(yòng xīn)
制定的反義詞(zhì dìng)
收藏的反義詞(shōu cáng)
不利的反義詞(bù lì)
上午的反義詞(shàng wǔ)
惡性的反義詞(è xìng)
離開的反義詞(lí kāi)
生路的反義詞(shēng lù)
精神的反義詞(jīng shén)
年終的反義詞(nián zhōng)
推動的反義詞(tuī dòng)
起身的反義詞(qǐ shēn)
節(jié)制的反義詞(jié zhì)
近視的反義詞(jìn shì)
成千成萬的反義詞(chéng qiān chéng wàn)
新手的反義詞(xīn shǒu)
斷定的反義詞(duàn dìng)
更多詞語反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