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zhànguó

戰國


拼音zhàn guó
注音ㄓㄢˋ ㄍㄨㄛˊ

繁體戰國
詞性名詞

戰國

詞語解釋

戰國[ zhàn guó ]

⒈ ?公元前403—221年中國中原地區各諸侯國連年爭戰的時代。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引證解釋

⒈ ?時代名。自 周 威烈王 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韓、魏、趙 三家分 晉 列為諸侯起,至 秦始皇 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止。現在多以 周元王 元年(前475年)至 秦始皇 二十六年(前221年)為 戰國 時代。因當時諸侯大國連年戰爭,故稱。

漢 劉向 《<戰國策>書錄》:“晚世益甚,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 戰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戰國 以前,君臣同書; 秦 漢 立儀,始有表奏。”

⒉ ?謂統治一方、互相交戰的國家。

《管子·霸言》:“戰國眾,后與可以霸;戰國少,先舉可以王。”
《北史·崔鴻傳》:“自 晉 永寧 以后,雖所在稱兵,競自尊樹,而能建邦命氏,成為戰國者,十有六家。”
宋 蘇軾 《石鼻城》詩:“平時戰國今無在,陌上征夫自不閑。”

國語辭典

戰國[ zhàn guó ]

⒈ ?(西元前403~前221)?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起,至秦始皇統一止,因《戰國策》一書而得名。此一時期,因周室衰微,列國互相交戰爭雄,最后由秦并滅六國,統一天下,結束紛擾的局面。

⒉ ?參與戰爭的國家。

《管子·霸言》:「戰國眾,后舉可以霸。戰國少,先舉可以王。」

分字解釋


※ "戰國"的意思解釋、戰國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風氣十分濃厚。

2.據說日本自戰國時期以來,連年征戰,青壯男性大量減少,民族瀕臨絕種威脅。

3.而戰國縱橫捭闔的政治形勢使各國完全撕去了文質彬彬的外衣,賦詩從此銷聲匿跡。

4.春秋戰國時期,由于鐵制工具的使用和井田制的崩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進而促動了商業的發展與繁榮,經商之潮風靡各國。

5.畢竟,不考慮1969年與前蘇聯的邊界沖突的話,他們是在中國兩場最近期戰爭的交戰國。

6., 認識諸子百家的產生和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變革和演進在思想領域中的必然反映。

7.假如我活在戰國時,我會選擇養蠶織布的平淡無奇,卻也會敬仰西施為國獻身的勇氣;假如我活在漢武帝時代,我會選擇騎馬征戰,卻。

8.企業管理春秋戰國時代,社會劇烈變動,政治上的動蕩紛爭進而導致思想上的百家爭鳴,代表不同利益階層的諸子百家蜂起立說,形成中國思想史上蔚為壯觀的文化景觀。

9.戰國晚期,關東六國聯合抗秦。但六國由于存在利害沖突,表面上信誓旦旦,實際上各有打算,因此終于被秦國各個擊破。

10.戰國時談士蜂起,不是危言聳聽,就是美詞動聽,于是夸大、裝腔、撒謊,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