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
注音ㄊㄚ ㄕㄢ ㄓ ㄕˊ
成語解釋
他山之石
⒈ ?他,本作“它”。《詩·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錯:琢玉之具;攻:琢治。別的山上的石頭,可用來琢磨玉器。后以“他山之石”比喻可取以為法,幫助自己提高、改進的學習對象。
⒈ ?本謂別國的賢才也可用為本國的輔佐,正如別的山上的石頭也可為礪石,用來琢磨玉器。后因以“他山之石”喻指能幫助自己改正錯誤缺點或提供借鑒的外力。
引《詩·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毛 傳:“錯,石也,可以琢玉。舉賢用滯,則可以治國。”
鄭玄 箋:“它山喻異國。”
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毛 傳:“攻,錯也。”
明 李贄 《復陶石簣》:“生因質弱,故儘一生氣力與之敵斗,雖犯眾怒,被謗訕,不知正是益我他山之石。”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杰作小說>小引》:“外國文學的翻譯極其有限,連全集或杰作也沒有,所謂可資‘他山之石’的東西實在太貧乏。”
⒈ ?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參見「它山之石,可以為錯」條。
引唐·楊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托無愧之銘,跋涉載勞于千仞,訪他山之石,東西向逾萬里。」
近參考之資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特總結出其他各系魔法修煉的共同點,異想天開自我創造條件,開始修煉精神系魔法或者空間系魔法。
2.兩人梳理半天才變得井井有條,不管這屬不屬于自己的道但也是一段不朽傳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少都會對自己都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