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

詞語解釋
突厥[ tū jué ]
⒈ ?南北朝至唐朝我國西北地區民族。公元六世紀游牧于金山(今阿爾泰山),初屬柔然族。西魏時首領土門連續敗鐵勃,破柔然,建立政權,東至遼海,西抵西海(咸海),北越貝加爾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有立法,有文字。隋初分裂為東西兩部,唐太宗貞觀四年攻滅東突厥,顯慶四年唐又滅西突厥,余部西遷中亞。
英Turks; a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
引證解釋
⒈ ?古代民族名,國名。廣義包括 鐵勒、突厥 各部落,狹義指 突厥汗國。公元6世紀初興起于 金山 (今 阿爾泰山 )西南麓,為一游牧部落。公元552年,建政權于今 鄂爾渾河 流域。創文字、立官制,與中原交流頻繁。 隋 開皇 二年(公元582年),分裂為東、西二部。
引《周書·異域傳下·突厥》:“突厥 者,蓋 匈奴 之別種,姓 阿史那氏。”
宋 吳幵 《優古堂詩話·富鄭公之言出于元璹》:“漢 與 突厥,風俗各異。 漢 得 突厥,既不能臣; 突厥 得 漢,復何所用。”
國語辭典
突厥[ tú jué ]
⒈ ?中國古代北方阿爾泰山一帶的邊疆游牧民族。隋、唐之際,與鐵勒種族組成的帝國,占有漠北之地。曾分裂為東、西兩部,先后為唐所統一,而一部分南遷的突厥建立了后突厥,后亦為回紇所滅。其殘余的部分轉徙西方,進入小亞細亞改信奉回教,成為今日土耳其民族的祖先。
英語Turkic ethnic group
德語Turkvolk
法語peuples turcs
分字解釋
※ "突厥"的意思解釋、突厥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突厥謂大軍至,懼而遁走,委棄雜畜輜重不可勝數。
2.燕都不愧是大可汗,才智不凡,這種辦法都能想出來,既娶了一個漂亮的神女,又保住了子孫的大可汗之位,還挽救了即將分裂的突厥汗國,一舉多得啊。
3.我家原本住在北方邊境的一個小鎮上,后來全家人被突厥殺了,我跟著丈夫躲避禍亂,來到河口鎮安家立業。
4.突厥人敬重他忠于職守,沒有殺他。
5.由此可見,突厥勢力總是分分合合,朝秦暮楚,勾心斗角,時而眾叛親離,時而拉幫結伙,其部族成員的叛逆性格根深蒂固,叛逆意識昭然若揭。
6.突厥人遁回大草原,雖說被長孫無忌突襲丟掉了擄來的奴隸,卻得大于失,躲在草原不再露頭。
7.突厥人世居塞外,逐水草而居,秉承游牧名族剽悍耐苦的天性,又時值盛夏,所謂安營扎寨就是人畜就地休息,飲水進食補充體力。
8.從這段出自吐蕃之口的話可以看到,吐蕃將其周邊的天竺、大食、突厥、拔悉蜜等均列入了“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歡忭而聽命差遣”之國。
9.唐太宗鞏固邊疆,在滅掉東突厥人后,就大功告成了。
10.唐太宗鞏固邊疆,在滅掉東突厥人后,就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