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太宗鞏固邊疆,在滅掉東突厥人后,就大功告成了。
2.由此可見,突厥勢力總是分分合合,朝秦暮楚,勾心斗角,時而眾叛親離,時而拉幫結伙,其部族成員的叛逆性格根深蒂固,叛逆意識昭然若揭。
3.突厥謂大軍至,懼而遁走,委棄雜畜輜重不可勝數。
4.燕都不愧是大可汗,才智不凡,這種辦法都能想出來,既娶了一個漂亮的神女,又保住了子孫的大可汗之位,還挽救了即將分裂的突厥汗國,一舉多得啊。
5.突厥人敬重他忠于職守,沒有殺他。
6.從這段出自吐蕃之口的話可以看到,吐蕃將其周邊的天竺、大食、突厥、拔悉蜜等均列入了“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歡忭而聽命差遣”之國。
7.我家原本住在北方邊境的一個小鎮上,后來全家人被突厥殺了,我跟著丈夫躲避禍亂,來到河口鎮安家立業。
8.突厥人世居塞外,逐水草而居,秉承游牧名族剽悍耐苦的天性,又時值盛夏,所謂安營扎寨就是人畜就地休息,飲水進食補充體力。
9.唐太宗鞏固邊疆,在滅掉東突厥人后,就大功告成了。
10.突厥人遁回大草原,雖說被長孫無忌突襲丟掉了擄來的奴隸,卻得大于失,躲在草原不再露頭。
※ "突厥"造句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