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發文身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削短頭發,刻畫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區異族的風俗服制。
出處《轂梁傳·哀公十三年》:“吳,夷狄之國也,祝發文身。”晉·孫綽《喻道論》:“周之泰伯遠棄骨肉,托跡異域,祝發文身,存之不反,而論稱至德,書著大賢。”
例子晉·孫綽《喻道論》:“周之泰伯遠棄骨肉,托跡異域,祝發文身,存之不反,而論稱至德,書著大賢。”
基礎信息
拼音zhù fā wén shēn
注音ㄓㄨˋ ㄈㄚ ㄨㄣˊ ㄕㄣ
繁體祝發文身
感情祝發文身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披發文身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枉尺直尋(意思解釋)
- 明若觀火(意思解釋)
- 逢人只說三分話(意思解釋)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意思解釋)
- 野沒遺賢(意思解釋)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釋)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釋)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釋)
- 姹紫嫣紅(意思解釋)
- 危急關頭(意思解釋)
- 衣錦還鄉(意思解釋)
- 纏綿悱惻(意思解釋)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釋)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經史百子(意思解釋)
- 風虎云龍(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快人快語(意思解釋)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釋)
- 通時合變(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意思解釋)
- 引領翹首(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脫口而出(意思解釋)
※ 祝發文身的意思解釋、祝發文身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木本水源 | 樹的根本,水的源頭。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斗雞走狗 | 斗:使相斗;走狗:唆使狗跑。做公雞打架、使狗賽跑的游戲。指舊時紈绔子弟、游手好閑的人的無恥游戲。 |
豆萁燃豆 | 比喻兄弟相殘。 |
無妄之災 | 無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災禍或平白無故受到的損害、牽連。 |
取長補短 |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
嚴刑峻法 | 峻:嚴酷。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揚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長條旗子。舞動著幡,敲打著鼓。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 |
云天霧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不費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不花一點力氣。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擊;自己就破滅了。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批駁;就露出破綻;站不住腳了。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閉關自守 | 守:防守。封閉關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來。也比喻因循守舊;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語不驚人 |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
詐奸不及 | 猶言十分奸詐。 |
徇私舞弊 |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做不合法規的事。徇:依從;舞弊: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 |
經緯天地 | 經: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營天下,治理國政。 |
祖傳秘方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來。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