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恥且格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人有知恥之心,則能自我檢點而歸于正道。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例子天下有重典而不為酷者,懲一儆百,辟以止辟是也;有最輕之典而人莫敢犯者,有恥且格是也。清·魏源《軍儲篇一》
基礎信息
拼音yǒu chǐ qiě gé
注音一ㄡˇ ㄔˇ ㄑ一ㄝˇ ㄍㄜˊ
繁體有恥且格
感情有恥且格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一路風塵(意思解釋)
- 說東道西(意思解釋)
- 繩之以法(意思解釋)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意思解釋)
- 酒囊飯袋(意思解釋)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意思解釋)
- 患難與共(意思解釋)
- 烏合之眾(意思解釋)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釋)
- 當機立斷(意思解釋)
- 來蹤去跡(意思解釋)
- 不翼而飛(意思解釋)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釋)
- 偶一為之(意思解釋)
- 水中撈月(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樹欲靜而風不止(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一鼓作氣(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一竅不通(意思解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密鑼緊鼓(意思解釋)
- 坐以待斃(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釋)
※ 有恥且格的意思解釋、有恥且格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壯氣吞牛 | 形容氣勢雄壯遠大。 |
邇安遠至 | 邇:近處。指近處的人安樂,遠處的人來歸附。形容政治清明。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太歲頭上動土 | 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
一時一刻 | 指非常短暫的時間。 |
壓歲錢 |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 |
男女授受不親 | 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接觸。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寸步不離 | 寸步:極短的距離。一步也不離開。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離很近;不離前后左右。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擦肩而過 | 擦:挨。挨著肩而溜走。指沒有抓住機會。 |
兢兢戰戰 |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戰戰:畏懼的樣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語短情長 | 語言簡短,情意深長。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螓首蛾眉 | 螓:蟬的一種。螓首:額廣而方;蛾眉:眉細而長。寬寬的額頭,彎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意興索然 | 索然:全無,空盡。興致全無。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亦作“興致索然”。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卑鄙齷齪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切樹倒根 | 比喻徹底。 |
惴惴不安 |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