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害辭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拘于文字而誤解整個語句的意義。
出處《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敝祆浼ⅲ骸拔模忠?。辭,語也……言說《詩》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義,不可以一句而害設辭之志。”
例子子美詩,備諸家體,非必率合程度,侃侃者然也。是篇落句處凡五杜鵑豈可以文害辭、辭害意耶?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二》
基礎信息
拼音yǐ wén hài cí
注音一ˇ ㄨㄣˊ ㄏㄞˋ ㄘˊ
繁體以文害辭
感情以文害辭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一葉知秋(意思解釋)
- 舍安就危(意思解釋)
- 直言賈禍(意思解釋)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釋)
- 超俗絕世(意思解釋)
- 鐵郭金城(意思解釋)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釋)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釋)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釋)
- 一寸光陰一寸金(意思解釋)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釋)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釋)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釋)
- 大張旗鼓(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小(意思解釋)
- 鐵樹開花(意思解釋)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釋)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香火姻緣(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耳聰目明(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赤膽忠心(意思解釋)
- 亂作一團(意思解釋)
- 久假不歸(意思解釋)
- 置之度外(意思解釋)
- 不好意思(意思解釋)
※ 以文害辭的意思解釋、以文害辭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揚湯止沸 | 把鍋里開著的水舀起來再倒回去,使它涼下來不沸騰。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鑒影度形 | 觀察揣度人的形跡。 |
臭名遠揚 |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丑聲遠播”。 |
平淡無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沒有什么顯著的、出色的地方。 |
倒懸之危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色中餓鬼 |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 |
弟子孩兒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養(yǎng)的。 |
祖?zhèn)髅胤?/a>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zhàn)。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現(xiàn)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
異寶奇珍 | 珍異難得的寶物。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平心而論 |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tài)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
家無儋石 |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儋。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
男大當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 |
散言碎語 | 猶言閑言碎語。 |
切樹倒根 | 比喻徹底。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F(xiàn)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一覽無余 | 覽: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
昏聵無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聵:耳朵聽不清楚。眼花耳聾,沒有能力。比喻頭腦糊涂,沒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光怪陸離 | 光怪:奇異的光彩;陸離:色彩繁雜。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