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觴一詠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觴:古代盛酒器,借指飲酒;詠:吟詩。舊指文人喝酒吟詩的聚會。
出處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例子清·戴名世《陳某詩序》:“陳君時時與樵夫漁父野老相狎,一觴一詠,悠然自得。”
基礎信息
拼音yī shāng yī yǒng
注音一 ㄕㄤ 一 ㄩㄥˇ
繁體一觴一詠
感情一觴一詠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文人的交往。
近義詞一詠一觴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狼號鬼哭(意思解釋)
- 皆大歡喜(意思解釋)
- 逍遙法外(意思解釋)
- 自怨自艾(意思解釋)
- 顛沛流離(意思解釋)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釋)
- 生龍活虎(意思解釋)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釋)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釋)
- 棟梁之材(意思解釋)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釋)
- 百戰百勝(意思解釋)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釋)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釋)
- 團團轉(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意思解釋)
- 眾建賢才(意思解釋)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釋)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聰明反被聰明誤(意思解釋)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釋)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耳聰目明(意思解釋)
- 茍合取容(意思解釋)
- 昏聵無能(意思解釋)
※ 一觴一詠的意思解釋、一觴一詠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從容不迫 | 從容:不慌不忙;鎮靜;不迫:不急促。形容臨事不慌不忙;鎮定沉著。 |
白費心機 | 白費心思,形容徒勞無益。 |
鍥而不舍 |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
舉世混濁 | 舉:全。混濁: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斷斷續續 | 不連續的,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現次數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說話、寫文章或做事破綻很多。 |
風流才子 | 風度瀟灑,才學出眾的人。 |
廣闊天地 |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
平淡無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沒有什么顯著的、出色的地方。 |
懸崖勒馬 |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 |
吃不了兜著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祖傳秘方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不多。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從天而降 | 天上掉下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