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可替否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獻:進;替:廢。指勸善歸過,提出興革的建議。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
例子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胡廣傳》:“臣聞君以兼覽博照為德,臣以獻可替否為忠。”
基礎信息
拼音xiàn kě tì fǒu
注音ㄒ一ㄢˋ ㄎㄜˇ ㄊ一ˋ ㄈㄡˇ
繁體獻可替否
感情獻可替否是褒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獻可替不
英語persuade somebody to do good and dissuade him from doing evil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盈科后進(意思解釋)
- 阿諛奉承(意思解釋)
- 上氣不接下氣(意思解釋)
- 吉星高照(意思解釋)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釋)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釋)
- 窮鄉僻壤(意思解釋)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釋)
- 擦肩而過(意思解釋)
- 化鴟為鳳(意思解釋)
- 穩操勝券(意思解釋)
- 大張旗鼓(意思解釋)
- 目不斜視(意思解釋)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釋)
- 雷霆萬鈞(意思解釋)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釋)
- 橫七豎八(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千家萬戶(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呼風喚雨(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半新不舊(意思解釋)
- 陰陽怪氣(意思解釋)
- 屨及劍及(意思解釋)
※ 獻可替否的意思解釋、獻可替否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葉知秋 | 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已經來臨。比喻由細微的跡象可以預料出事物的發展趨向。 |
天經地義 | 經:道;原則;義:正理。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比喻理所當然;不可置疑。 |
斗雞走狗 | 斗:使相斗;走狗:唆使狗跑。做公雞打架、使狗賽跑的游戲。指舊時紈绔子弟、游手好閑的人的無恥游戲。 |
苦中作樂 | 在困苦中勉強自尋歡樂。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背腹受敵 | 指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 |
鑒影度形 | 觀察揣度人的形跡。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德容言功 | 見“德言容功”。 |
繩鋸木斷 | 拉繩作鋸;也能鋸斷木頭。比喻力量雖小;條件雖差;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 |
臨危受命 |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仁義道德 |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指天誓日 | 指著蒼天;對著太陽發誓。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 |
今是昨非 | 現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鐵樹開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鐵樹:也叫蘇錢;常綠喬木;好多年才開一次花。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學而優則仕 | 優:有余力,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
快人快語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說爽快話。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