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頭上動土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出處元 無名氏《打董達》第二折:“我兒也,你尋死也,正是太歲頭上動土哩!”
例子老舍《駱駝祥子》:“你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我是干什么的,你也不打聽打聽!”
基礎信息
拼音tài suì tóu shàng dòng tǔ
注音ㄊㄞˋ ㄙㄨㄟˋ ㄊㄡˊ ㄕㄤˋ ㄉㄨㄥˋ ㄊㄨˇ
繁體太歲頭上動土
感情太歲頭上動土是中性詞。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分句;用于疑問句。
英語provoke somebody far superior in power or strength(scratch Buddhas hea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草衣木食(意思解釋)
- 歸心如箭(意思解釋)
- 從俗就簡(意思解釋)
- 金屋藏嬌(意思解釋)
- 不敢茍同(意思解釋)
- 驕生慣養(意思解釋)
- 所作所為(意思解釋)
- 結黨營私(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意思解釋)
- 視微知著(意思解釋)
- 肝膽欲碎(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釋)
- 鴻儒碩學(意思解釋)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釋)
- 漫不經心(意思解釋)
- 氣吞牛斗(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意思解釋)
- 馬牛其風(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釋)
- 斗轉星移(意思解釋)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釋)
- 脫口而出(意思解釋)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釋)
※ 太歲頭上動土的意思解釋、太歲頭上動土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盈科后進 | 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滿之后才繼續向前流。比喻學習應步步落實,不能只圖虛名。 |
死腦瓜骨 | 不開通。 |
鬼怕惡人 | 比喻兇惡的人懼怕更兇惡者。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興前業。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滿山遍野 | 布滿山嶺田野。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 |
炙手可熱 | 炙:烤。熱得燙手。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鬼瞰其室 |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
珠宮貝闕 | 用珍珠寶貝做的宮殿。形容房屋華麗。 |
有權有勢 | 勢:地位和權力。既有權力,又有地位。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
雞胸龜背 | 凸胸駝背。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快人快語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說爽快話。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萬變不離其宗 |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
霜露之悲 |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寥寥無幾 | 寥:稀少;很少;無幾:沒有幾個。形容非常稀少;沒有幾個。 |
歡聚一堂 |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
母夜叉 | 比喻兇悍的婦女。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使渾濁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