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讀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時間讀書。
出處《三國志·魏志·王肅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從學者云:‘苦渴無日?!鲅裕骸斠匀??!騿柸嘀猓鲅裕骸邭q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p>
例子余嘗以三余讀書,講習之暇,讀其文。(晉 陶潛《感士不遇賦序》)
基礎信息
拼音sān yú dú shū
注音ㄙㄢ ㄩˊ ㄉㄨˊ ㄕㄨ
繁體三余讀書
感情三余讀書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讀書刻苦。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俯拾即是(意思解釋)
- 大有可為(意思解釋)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釋)
- 一塌糊涂(意思解釋)
- 皮開肉綻(意思解釋)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釋)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釋)
- 牝雞司晨(意思解釋)
- 營私舞弊(意思解釋)
- 姹紫嫣紅(意思解釋)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釋)
- 走南闖北(意思解釋)
- 連珠炮(意思解釋)
- 煢煢孑立(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立地書櫥(意思解釋)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釋)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耳聰目明(意思解釋)
- 過甚其詞(意思解釋)
- 老牛舐犢(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人盡其才(意思解釋)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釋)
- 識時務者為俊杰(意思解釋)
- 倒載干戈(意思解釋)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釋)
※ 三余讀書的意思解釋、三余讀書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紙老虎 | 指表面強大而無實際本事的東西。 |
吉星高照 | 吉星:指福、祿、壽三星;古人以為吉祥之星。吉祥之星高高照臨。借指能帶來吉祥的人或事物。 |
是非口舌 |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
太歲頭上動土 | 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
以小見大 |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談。 |
蠢蠢欲動 |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 |
志滿意得 | 志向實現,心滿意足。 |
一擁而上 |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
有約在先 | 已經約定好了。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故步不離 | 故步:舊的步法。比喻因循守舊,安于現狀,不求上進。 |
繁文縟節 | 文;節:舊時指禮節;縟:繁重。繁瑣過多的禮節、儀式。也指繁瑣多余的事項或手續。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苦口之藥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閉關自守 | 守:防守。封閉關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來。也比喻因循守舊;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
驚鴻艷影 | 驚鴻:輕捷飛起的鴻雁。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多就遠望而言。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偶一為之 | 偶:偶爾;偶然;為:做;干;之:代詞;代某件事。偶爾做一回。 |
交臂歷指 | 交臂:兩手反縛;歷指:古代拶指的刑罰。象罪犯兩手反縛、受拶指的刑罰一般。形容痛苦萬狀,毫無自由。 |
通今達古 | 同“通今博古”。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赤膽忠心 | 赤:赤誠、真誠;忠:忠誠。形容很忠誠;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也作“忠心赤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