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耳盜鐘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蓋掩蓋不了的事情。
出處《呂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
例子《魏書·爾朱榮傳》:“惟欲指影以行權,假形而弄招,此則掩眼捕雀,塞耳盜鐘?!?/p>
基礎信息
拼音sāi ěr dào zhōng
注音ㄙㄞ ㄦˇ ㄉㄠˋ ㄓㄨㄥ
繁體僿耳盜鐘
感情塞耳盜鐘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掩耳盜鈴、塞耳偷鈴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引物連類(意思解釋)
- 不登大雅之堂(意思解釋)
- 吉星高照(意思解釋)
- 甕中之鱉(意思解釋)
- 亦復如是(意思解釋)
- 翻箱倒柜(意思解釋)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意思解釋)
- 想望豐采(意思解釋)
- 顧后瞻前(意思解釋)
- 壓歲錢(意思解釋)
- 活蹦亂跳(意思解釋)
- 空費詞說(意思解釋)
- 時易世變(意思解釋)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困而不學(意思解釋)
- 酒能亂性(意思解釋)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釋)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釋)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釋)
- 斗水活鱗(意思解釋)
- 珠還合浦(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清風勁節(jié)(意思解釋)
- 南征北戰(zhàn),東蕩西殺(意思解釋)
- 綠林強盜(意思解釋)
- 引領翹首(意思解釋)
-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意思解釋)
※ 塞耳盜鐘的意思解釋、塞耳盜鐘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物阜民安 | 阜:豐富。物產(chǎn)豐富,人民安樂。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xiàn)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匡亂反正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誅求無度 | 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列風淫雨 | 列:烈;淫:過量。本指狂風暴雨。后比喻錯別字連篇。 |
飲水思源 | 喝水時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官僚主義 | 指只發(fā)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即當官作老爺?shù)墓ぷ髯黠L和領導作風。 |
冠絕一時 |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時期內(nèi)超出同輩,首屈一指。 |
藏形匿影 | 藏、匿:隱藏。隱藏形跡,不露真相。 |
魚死網(wǎng)破 | 不是魚死;就是網(wǎng)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
今是昨非 | 現(xiàn)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經(jīng)史百子 | 經(jīng):經(jīng)學,經(jīng)書,儒家經(jīng)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diào)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一覽無余 | 覽:看。余:剩余??匆谎劬腿靠丛谘劾?。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慢條斯理 |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 |
滿天飛 | 形容到處都是。亦作“滿空飛”。 |
飽學之士 | 飽學:學識淵博。指學識淵博的人。 |
報讎雪恨 | 報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參見“報仇雪恨”。 |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婦女。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 |
豈有此理 | 豈:哪里。哪里有這樣的道理。指極為荒謬;決無道理。 |
久而久之 | 經(jīng)過了相當長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