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文奮武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施行文教,振奮武事。語本《書·禹貢》:“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孔傳:“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出處語出《書·禹貢》:“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笨讉鳎骸稗?,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p>
例子宰治天下,定鼎天京,立政任人,揆文奮武。太平天國洪仁玕《英杰歸真》
基礎信息
拼音kuí wén fèn wǔ
注音ㄎㄨㄟˊ ㄨㄣˊ ㄈㄣˋ ㄨˇ
繁體揆文奮武
感情揆文奮武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人面獸心(意思解釋)
- 生龍活虎(意思解釋)
- 奇才異能(意思解釋)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釋)
- 唯物主義(意思解釋)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解釋)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進讒害賢(意思解釋)
- 鈿合金釵(意思解釋)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通今達古(意思解釋)
- 立地書櫥(意思解釋)
- 胡支扯葉(意思解釋)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釋)
- 綠林強盜(意思解釋)
- 斗轉星移(意思解釋)
- 歡聚一堂(意思解釋)
- 金玉滿堂(意思解釋)
- 縱橫四海(意思解釋)
- 鳳友鸞交(意思解釋)
- 欲速則不達(意思解釋)
- 煙消云散(意思解釋)
- 十八層地獄(意思解釋)
- 遙遙無期(意思解釋)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釋)
- 破釜沉舟(意思解釋)
※ 揆文奮武的意思解釋、揆文奮武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革風易俗 | 改變風氣和習俗。 |
星霜屢移 | 星霜:星辰運轉,一年循環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歲。表示歲月更換。 |
滿滿當當 | 形容很滿的樣子。 |
所作所為 |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為。 |
章甫薦履 | 冠被墊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顛倒。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結;隨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存而不議 | 存:保留;議: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
樂道好古 | 以守道為樂,喜愛古制。 |
不分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撈一把 |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吃不了兜著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骨肉之親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td>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偶語棄市 | 偶語:相對私語;棄市:在鬧市執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為虎作倀 |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這種鬼叫作“倀”。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 |
倒載干戈 | 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
金蟬脫殼 | 金蟬:金黃色的知了;殼:堅硬的外皮。蟬變為成蟲時脫去原來的外殼。比喻用計脫身;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
振聾發聵 |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
拳頭產品 | 比喻企業特有的、別人難以勝過的看家產品 |
奸夫淫婦 | 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蕩不羈的女人。指淫亂的男女。 |
同功一體 | 指功績和地位相同。 |
綱舉目張 | 綱;魚網上的總繩;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網眼;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就可以帶動其他環節。也比喻條理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