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習漸靡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積習:長期的習慣;靡:通“摩”,接觸。指好的或壞的習慣都是從細微處開始,逐漸形成的。
出處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施》:“積習漸靡,物之微者也,其入人不知,習忘乃為常。”
基礎信息
拼音jī xí jiān mí
注音ㄐ一 ㄒ一ˊ ㄐ一ㄢ ㄇ一ˊ
繁體積習漸靡
感情積習漸靡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日理萬機(意思解釋)
- 上氣不接下氣(意思解釋)
- 床上安床(意思解釋)
- 金屋藏嬌(意思解釋)
- 落葉歸根(意思解釋)
- 節用裕民(意思解釋)
- 以小見大(意思解釋)
- 富貴驕人(意思解釋)
- 名重一時(意思解釋)
- 促膝談心(意思解釋)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釋)
- 雨散風流(意思解釋)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釋)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釋)
- 道山學海(意思解釋)
- 家無儋石(意思解釋)
- 面有難色(意思解釋)
- 安閑自得(意思解釋)
- 無稽之談(意思解釋)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進進出出(意思解釋)
- 壯心不已(意思解釋)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意思解釋)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釋)
- 反戈一擊(意思解釋)
- 藥石無效(意思解釋)
- 罵罵咧咧(意思解釋)
※ 積習漸靡的意思解釋、積習漸靡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自拔來歸 |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
用心竭力 | 用盡心計和力量。 |
一軌同風 | 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一。 |
火樹銀花 | 火樹:火紅的樹;指樹上掛滿燈彩;銀花:銀白色的花。指燈光閃亮;絢麗燦爛。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嚴刑峻法 | 峻:嚴酷。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
多謀善慮 | 謀:謀劃,策劃;慮:思考。富于智謀,又善于思考。 |
鑒影度形 | 觀察揣度人的形跡。 |
秣馬厲兵 |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斗。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壽元無量 | 壽元:壽命;無量:沒有限度。祝人長壽的頌辭。 |
汗牛充棟 | 棟:棟宇;房屋。指藏書太多;運輸時可使牛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書籍極多。 |
漚沫槿艷 | 漚:水泡;槿:木槿。晶瑩的水泡,艷麗的槿花。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魚死網破 |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
囚首垢面 | 象監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泛指有孝行的子孫。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法不阿貴 | 法:法律。阿:偏袒;討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意思是秉公執法;不畏權貴。 |
散言碎語 | 猶言閑言碎語。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
除惡務本 | 鏟除惡勢力,必須杜絕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