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抱火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解衣包火”。
出處《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十三年》:“關中華戎雜錯,風俗勁悍;裕欲以荊揚之化,施之函秦,此無異解衣包火,張羅捕虎。”清·唐訓方《里語征實》卷下引作“解衣抱火”。
例子清·唐訓方《里語徵實》下卷:“此無異解衣抱火,張羅捕虎。”
基礎信息
拼音jiě yī bào huǒ
注音ㄐ一ㄝˇ 一 ㄅㄠˋ ㄏㄨㄛˇ
感情解衣抱火是貶義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解衣包火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十萬火急(意思解釋)
- 初生之犢不畏虎(意思解釋)
- 月明千里(意思解釋)
- 物美價廉(意思解釋)
- 吉星高照(意思解釋)
- 個人主義(意思解釋)
- 旦夕之間(意思解釋)
- 見多識廣(意思解釋)
- 外圓內方(意思解釋)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釋)
- 餓虎吞羊(意思解釋)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釋)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釋)
- 識字知書(意思解釋)
- 鐵樹開花(意思解釋)
- 抱恨黃泉(意思解釋)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釋)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釋)
- 將奪固與(意思解釋)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釋)
- 念茲在茲(意思解釋)
- 善善惡惡(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暴露無遺(意思解釋)
- 紛紅駭綠(意思解釋)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釋)
- 風卷殘云(意思解釋)
- 去住兩難(意思解釋)
※ 解衣抱火的意思解釋、解衣抱火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本位主義 | 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 |
林下風致 | 同“林下風氣”。 |
多才多藝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
齊頭并進 | 幾支隊伍并行前進。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 |
發綜指示 | 獵人發現野獸的蹤跡,指示獵狗跟蹤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縱指揮。 |
算無遺策 | 算:計劃;遺策:失算。形容策劃精密準確,從來沒有失算。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 |
玩世不恭 |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玩世:用消極、游戲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
勞民傷財 | 勞民:使人民勞累;傷:耗費。既讓人民勞累受苦;又耗費了資財。指濫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費。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現次數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說話、寫文章或做事破綻很多。 |
空費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極重不反 | 同“極重難返”。 |
鐵面無私 | 形容公正嚴明;不講情面。鐵面:比喻剛直無私。 |
目不忍見 |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同“目不忍視”。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擊;自己就破滅了。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批駁;就露出破綻;站不住腳了。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
連珠炮 | 連續的火炮。比喻說話很快。 |
互通有無 |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理直氣壯 |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孜孜不倦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