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題發揮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發揮: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達出來。借談論另一個題目來表示自己真正的意思。
出處王衡《郁輪袍》第二折:“我隨分劃幾劃便罷,這個原是借題發揮?!?/p>
例子討論課上,教授要求學生們不要借題發揮,要認真探討正題。
基礎信息
拼音jiè tí fā huī
注音ㄐ一ㄝˋ ㄊ一ˊ ㄈㄚ ㄏㄨㄟ
繁體借題發揮
正音“發”,不能讀作“fà”。
感情借題發揮是中性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辨形“題”,不能寫作“提”;“揮”,不能寫作“輝”。
辨析借題發揮和“小題大作”;都表示“將小事情或小題目大肆渲染、發揮”的意思。但借題發揮是“借這種題目做那種文章”的意思;“小題大作”是拿“小題目做大文章”的意思。
謎語人家的馬駒敲鐵腳
近義詞指桑罵槐、小題大作
反義詞大題小作
英語play on the theme of
俄語во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как предлогом для выступления
日語事(こと)によせて真意を述(の)べる,事によせて手前(てまえ)みそを並(なら)べる
法語à propos d'une question en soulever une autr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順口溜(意思解釋)
- 以小見大(意思解釋)
- 先聲奪人(意思解釋)
- 鴻鵠將至(意思解釋)
- 沒里沒外(意思解釋)
- 廢書而嘆(意思解釋)
- 一場空(意思解釋)
- 煢煢孑立(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定國安邦(意思解釋)
- 兵微將寡(意思解釋)
- 事與愿違(意思解釋)
- 禮壞樂缺(意思解釋)
- 學而優則仕(意思解釋)
- 如癡如醉(意思解釋)
- 法不阿貴(意思解釋)
- 升官發財(意思解釋)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雙柑斗酒(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進進出出(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釋)
- 陰陽怪氣(意思解釋)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意思解釋)
- 金玉滿堂(意思解釋)
- 臉黃肌瘦(意思解釋)
※ 借題發揮的意思解釋、借題發揮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說東道西 | 沒有中心地隨意說。 |
物盡其用 |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 | 說的人,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聽的人,沒有一句話不接受。 |
酒囊飯袋 | 囊:口袋。裝酒裝飯的口袋。喻指只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 |
寸步不離 | 寸步:極短的距離。一步也不離開。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離很近;不離前后左右。 |
列風淫雨 | 列:烈;淫:過量。本指狂風暴雨。后比喻錯別字連篇。 |
節哀順變 | 抑制哀傷,順應變故。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F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氣吞牛斗 | 牛:牽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氣魄很大。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F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
令人作嘔 | 嘔:想吐;惡心。形容使人厭惡。 |
惡醉強酒 | 強: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學而優則仕 | 優:有余力,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 |
地丑德齊 | 丑:同類。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繁榮富強 | 繁榮:(經濟或事業)蓬勃發展;興盛;富強:(國家)生產豐富;力量強大。形容國家興旺發達;富足強大。 |
騰聲飛實 | 傳揚名聲與功業。謂使名實俱得傳揚。 |
轉彎磨角 | 見“轉彎抹角”。 |
面授機宜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