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倒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把受苦難的人民解救出來。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例子近一兩年來,他常常在心中琢磨著要得天下必須如何解民倒懸收買人心。(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
基礎信息
拼音jiě mín dào xuán
注音ㄐ一ㄝˇ ㄇ一ㄣˊ ㄉㄠˋ ㄒㄨㄢˊ
繁體解民倒懸
感情解民倒懸是中性詞。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比喻把受苦難的人民解救出來。
近義詞猶解倒懸
英語relieve people of their suffering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爐火純青(意思解釋)
- 揚眉吐氣(意思解釋)
- 束手無策(意思解釋)
- 疚心疾首(意思解釋)
- 望風撲影(意思解釋)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釋)
- 遁世離俗(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意思解釋)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釋)
- 知其不可而為之(意思解釋)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釋)
- 偶一為之(意思解釋)
- 走南闖北(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滿園春色(意思解釋)
- 牛郎織女(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運籌帷幄(意思解釋)
- 寥寥無幾(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過甚其詞(意思解釋)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意思解釋)
- 息息相關(意思解釋)
- 聲馳千里(意思解釋)
- 絕路逢生(意思解釋)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釋)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釋)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釋)
※ 解民倒懸的意思解釋、解民倒懸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自拔來歸 |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
師心自是 | 師心:以心為師。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
取長補短 |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盤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野心很大。 |
臭名遠揚 |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丑聲遠播”。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流離轉徙 | 輾轉遷移,無處安身。 |
流離顛沛 |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
大失所望 |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因噎廢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廢:停止;食:吃。因吃東西卡過喉嚨;從此就停止吃東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衣錦還鄉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魚死網破 |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
偶一為之 | 偶:偶爾;偶然;為:做;干;之:代詞;代某件事。偶爾做一回。 |
指手劃腳 | 用手指;用腳劃。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也比喻瞎指揮;亂加評論指責。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無關緊要 | 緊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會影響大局。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令人作嘔 | 嘔:想吐;惡心。形容使人厭惡。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讀書種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如火如荼 |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