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融泄泄的成語故事

拼音róng róng xiè xiè
基本解釋融融:和樂的樣子;泄泄:同“洩洩”,笑語雜沓的樣子。形容大家在一起融洽愉快。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
融融泄泄的典故
春秋時期,鄭武公死后由大兒子寤生繼位成鄭莊公,他聽信母后的要求將京城封給弟弟共叔段。段仗著母后的寵信想起兵造反。鄭莊公派兵鎮壓,他恨母后武姜說到黃泉才能相見,后悔話說得太絕,命人挖地道去見母后,兩人心頭都融融泄泄。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融融泄泄)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冠履倒置 | 清 趙翼《廿二史札記》第22卷:“明宗之于強藩已多所包容,不能制馭矣。至石晉尤甚,幾有冠履倒置之勢。” |
走馬觀花 |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龍騰虎躍 | 唐 嚴從《擬三國名臣贊序》:“圣人受命,賢人受任;龍騰虎躍,風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
目不忍見 | 《廣東軍務記》:“真為目不忍見。” |
因噎廢食 | 漢 劉向《說苑》:“一噎之故,絕谷不食。” |
拔苗助長 | 郭沫若《雄雞集 關于發展學術與文藝的問題》:“命令主義就合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叫做‘拔苗助長’。結果被拔起的苗不僅不能成長,反而枯槁了。” |
急功近利 |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對膠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功。” |
各行各業 | 鄧小平《辦好學校,培養干部》:“過去我們想請各行各業開個名單,提高一些人的工資,說了好久,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實現。” |
舉世無敵 | 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他們認為是‘異常強大’的,‘舉世無敵’的。” |
遺世絕俗 | 宋·蘇軾《前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