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之音的成語故事

拼音zhèng shǐ zhī yīn
基本解釋①指魏晉玄談風氣。出現(xiàn)于三國魏正始年間。當時以何晏、王弼為首,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jīng)義,談玄析理,放達不羈;名土風流,盛于洛下,世稱“正始之音”。②指純正的樂聲。
出處《晉書·衛(wèi)玠傳》:“昔王輔嗣吐金聲于中朝,此子復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緒,絕而復續(xù)。不意永嘉之末,復聞正始之音。”
暫未找到成語正始之音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正始之音)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倚老賣老 | 元 無名氏《謝金吾》第一折:“我盡讓你說幾句便罷,則管里倚老賣老,口里嘮嘮叨叨的說個不了。” |
堅強不屈 | 荀況《荀子 法行》:“堅剛而不屈,義也。” |
旁若無人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高漸離擊筑,荊柯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
鶴立雞群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
骨肉離散 | 《詩經(jīng) 唐風 杕杜序》:“《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 |
打腫臉充胖子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十章:“打腫臉充胖子,你還知道羞恥不?” |
進本退末 | 西漢 桓寬《鹽鐵論 本議》:“愿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nóng)業(yè)便也。” |
沒里沒外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沒里沒外,不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 |
廢書而嘆 |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 |
古色古香 | 宋 陸游《小室》:“窗幾窮幽致,圖書發(fā)古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