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心赤膽的成語故事

拼音zhōng xīn chì dǎn
基本解釋形容十分忠誠。
出處清 李漁《比目魚》:“我聞得慕容兵道是個(gè)忠心赤膽的人,未必就肯投降。”
忠心赤膽的典故
唐三藏別了唐王,離了長安,馬不停蹄,不一日來至法門寺。
眾僧接到里面,相見獻(xiàn)茶,用過齋飯,不覺天晚。眾僧在燈下對(duì)三藏此行議論紛紛,有的說水遠(yuǎn)山高,有的說路多虎豹,有的說峻嶺陡崖難度,有的說毒魔惡怪難降。三藏只是鉗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點(diǎn)頭而已。眾僧不解,問道:“法師指心點(diǎn)頭,是為什么呀?”三藏說:“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我在佛像前發(fā)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盡此心。這一去,定要到西天,見佛求經(jīng),使我們法輪回轉(zhuǎn),愿圣主皇圖永固。”眾僧聽了,人人稱羨,個(gè)個(gè)宣揚(yáng),說他是“忠心赤膽大禪法師”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忠心赤膽)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傾家蕩產(chǎn)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董和傳》:“貨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傾家竭產(chǎn)。” |
逴俗絕物 | 清·周亮工《書影》第五卷:“吾無務(wù)為逴俗絕物之行,而天下已不能不群然趨向。” |
枝對(duì)葉比 | 唐獨(dú)孤及《檢校尚書吏部員外郎趙郡李公中集序》:“及其大壞也,儷偶章句,使枝對(duì)葉比,以八病四聲為梏拳,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
算無遺策 | 《晉書 桓玄傳》:“自謂經(jīng)略指授,算無遺策。” |
篤近舉遠(yuǎn) | 唐·韓愈《原人》:“故圣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yuǎn)。” |
風(fēng)流才子 | 唐 元稹《鶯鶯傳》:“清潤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風(fēng)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
一干二凈 | 清 李汝珍《鏡花緣》:“他是‘一毛不拔’,我們是‘無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凈,看他如何?”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論語·憲問》:“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
倒冠落佩 | 唐·杜牧《晚晴賦》:“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 |
揚(yáng)威耀武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五回:“揚(yáng)威耀武顯神通,走石飛沙弄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