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滿天下的成語故事

拼音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基本解釋比喻一個人的學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樹和李樹;比喻老師教的學生。
出處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綠野堂種花》:“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桃李滿天下的典故
唐代武則天當皇帝時,有一個宰相叫狄仁杰,字懷英,太原(今屬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諫,深得武則天賞識。武則天稱他為“國老”(武則天即位時,狄仁杰已八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時,武則天也不讓他跪拜,說:見狄公下拜,我渾身都痛。武則天常對其他大臣說:“不是特別重要的軍國大事,你們不要去麻煩狄老。”
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采取多種措施,廣羅人才,并讓狄仁杰給他推薦能擔任將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薦了張柬之、姚崇等數十人,這些人后來多成了名臣。有人對狄仁杰說:“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薦的,真是桃李滿天下啊。”狄仁杰說:“推薦有才能的人為國家效力,不是為私,是我應該做的。”
公元700年,九十三歲的狄仁杰病死,武則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后,每當朝廷有大事而眾人又不能解決時,武則天常嘆息說:“老天爺為什么這么早就奪去了我的國老啊!”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桃李滿天下)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日日夜夜 | 洪深《青龍潭》第二幕:“這里,劉秀三日日夜夜的車水,車的暈倒在水車上。” |
一擁而上 | 錢鐘書《圍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車,時時刻刻鼓勵自己,不要畏縮,第一輛新車來了,大家一擁而上。” |
肝膽欲碎 |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 |
紛亂如麻 | |
視死如歸 |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 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
信以為真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稱是宰相房玄齡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來歷,信以為真,把他十分敬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