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儉力行的成語故事

拼音jié jiǎn lì xíng
基本解釋節(jié)儉:節(jié)省,節(jié)約;力行:努力去做。生活儉樸,以身作則。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節(jié)儉力行的典故
春秋時期,齊國相國晏嬰身居高位,生活非常儉樸,從不講排場,辦事親力親為。在家吃飯只吃一份肉菜,家人也不穿綾羅綢緞,只穿布衣。他從不炫耀權(quán)勢,居功自傲,說話非常謙虛,勤勤懇懇地輔佐國君。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節(jié)儉力行)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慘不忍睹 | 清 黃小配《洪秀全演義》:“尸首堆積,慘不忍睹。” |
走馬觀花 |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浪費筆墨 | 老舍《多鼠齋雜談》:“他便也只會忌妒,而一天到晚浪費筆墨,攻擊別人,且自鳴得意。” |
大惑不解 | 莊周《莊子 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
壓歲錢 | 清·曹雪芹《紅樓夢》:“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散押歲錢、荷包、金銀錁,擺上合歡宴來。” |
男女授受不親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
揚幡擂鼓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8回:“如今是揚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見了。” |
風(fēng)流才子 | 唐 元稹《鶯鶯傳》:“清潤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風(fēng)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
廢書而嘆 |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 |
下臨無地 | 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