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可倚的成語故事

拼音tài shān kě yǐ
基本解釋倚:靠。像泰山那樣可以依靠。形容有力的靠山。
出處清·鄭志鴻《常語尋源》下卷:“人以國忠為泰山可倚,吾視之如冰山耳,若皎月既升,得無失所恃乎?”
泰山可倚的典故
唐玄宗李隆基十分寵愛楊貴妃,她的族兄楊國忠被任命為宰相,官吏們紛紛投靠楊國忠。有人勸說陜西進士張彖去投靠楊國忠,張彖說:“楊國忠不是泰山可倚,只不過是一座冰山,總有一天會化掉的。”就去嵩山隱居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泰山可倚)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積不相能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吳漢傳》:“君與劉公積不相能,而信其虛淡,不為之備,終受制矣。” |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初出茅廬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
用心竭力 | 明·無名氏《破天陣》:“如今圣人招賢納士,豁達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則要你用心竭力也。” |
僧多粥少 | 王朔《浮出海面》:“國家有困難,僧多粥少,為國分憂嘛。” |
斗唇合舌 |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卷上:“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而更學斗唇合舌。” |
可想而知 | 宋 王楙《野客叢書 漢唐俸祿》:“而郊以吟詩廢務,上官差官以攝其職,分其半祿,酸寒之狀,可想而知。” |
進銳退速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其進銳者,其退速。” |
徇私舞弊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83回:“誰想這伙官員,貪濫無厭,徇私舞弊,克減酒肉。” |
光前裕后 | 明 李贄《答耿司寇書》:“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無時刻而不系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