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珠還的成語故事

拼音hé pǔ zhū huán
基本解釋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fù)得或人去而復(fù)回。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循吏傳 孟嘗》:“(合浦)郡不產(chǎn)谷實(shí),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fù)還,百姓皆反其業(yè)。”
合浦珠還的典故
東漢時,合浦郡沿海盛產(chǎn)珍珠。那里產(chǎn)的珍珠又圓又大,色澤純正,一直譽(yù)滿海內(nèi)外,人們稱它為“合浦珠”。當(dāng)?shù)匕傩斩家圆芍闉樯源讼蜞徔そ恢簱Q取糧食。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機(jī)貪贓枉法,巧立名目盤剝珠民。為了撈到更多的油水,他們不顧珠蚌的生長規(guī)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撈。結(jié)果,珠蚌逐漸遷移到鄰近的交趾郡內(nèi),在合浦能捕撈到的越來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漁民向來靠采珠為生,很少有人種植稻米。采珠多,收入高,買糧食花些錢不在乎。如今產(chǎn)珠少,收入大量減少,漁民們連買糧食的錢都沒有,不少人因此而餓死。漢順帝劉保繼位后,派了一個名叫孟嘗的人當(dāng)合浦太守。孟嘗到任后,很快找出了當(dāng)?shù)貪O民沒有飯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廢除盤剝的非法規(guī)定,并不準(zhǔn)漁民濫捕亂采,以便保護(hù)珠蚌的資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來,合浦又成了盛產(chǎn)珍珠的地方。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合浦珠還)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革風(fēng)易俗 | |
逍遙法外 | 南朝 梁 蕭統(tǒng)《梁昭明集 林鐘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跡冰床,披莊子之七篇,逍遙物外;玩老聃之兩卷,恍惚懷中。” |
自拔來歸 | 《新唐書 李勣傳》:“三年,自拔來歸,從秦王伐東都,戰(zhàn)有功。” |
水至清則無魚 |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子張問入官》:“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
支支吾吾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我既這等苦苦相問,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怎么問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嚴(yán)刑峻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丙吉傳》:“后遭條獄之詔,吉捍拒大難,不避嚴(yán)刑峻法。” |
二八佳人 | 宋·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xì)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
不分青紅皂白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 |
同室操戈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玄傳》:“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