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涕零的成語故事

拼音gǎn jī tì líng
基本解釋感激得掉下眼淚。來形容極為感動的樣子。有時帶有諷刺之意。涕:眼淚。零:落。
出處宋 黃庭堅《謝黔州安置表》:“罪深責薄,感激涕零。”
感激涕零的典故
公元814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陰死后,他的兒子吳元濟未能繼承父職,就率軍反叛,縱兵燒殺搶掠。宰相裴度率軍討伐,李朔自告奮勇擔當平淮西叛亂的重任,率騎兵攻入吳元濟的巢穴并活捉了他。百姓對官軍感激得掉下眼淚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感激涕零)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命根子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19章:“寶生在他們老公母倆心上,真像命根子,寶貝疙瘩。” |
飽經滄桑 | 王蒙《輪下》:“而你是一個四十六歲的男人,飽經滄桑,眼角皺紋細密如網。” |
幫倒忙 | 浩然《艷陽天》第94章:“無形中,你們是幫倒忙,往我馬之悅這邊兒趕人哪!” |
暴發戶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書,咱伺候過多少,沒瞧過他這囚攘的暴發戶,在咱面上混充老爺!” |
意氣風發 |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凌殘,義氣風發。” |
苦思冥想 | 巴金《創作回憶錄 關于<激流>二》:“我拿起筆從來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寫得快,說我‘粗制濫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
明爭暗斗 | 馮玉祥《我的生活》:“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
多情善感 | 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只有風流共古長。” |
自食其果 | 茅盾《〈呼蘭河傳〉序》:“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 |
行不顧言 |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