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貪天之功的成語故事


貪天之功

拼音tān tiān zhī gōng

基本解釋貪:貪圖。把天所成就的功績說成是自己的力量。現指抹殺群眾或領導的力量,把功勞歸于自己。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


貪天之功的典故

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經過一番顛沛流離,終于回到晉國當了國君。為了報答有功之臣,他將跟隨自己流亡的人列為一等功,給過幫助的為二等功,迎接歸來的為三等功。趙衰、狐偃等因跟隨流亡有功,無采地的封采地,有采地的加封。其他幫助的、迎歸的一一有賞,連一般的小臣奴仆也賞錢幣,皆大歡喜。

晉侯又貼出詔令:“如果有誰被遺漏了,請自己來報。”有個叫介子推的被遺漏了。

他的鄰居看見詔令,便來找介子推。見他正在家里編草鞋,便說:“你以后不用再干這一行了,晉侯出了詔令找有功之人。你只要一露面,晉侯就想到你的好處,按功行賞。”介子推笑著沒有回答。

他的母親說:“你跟著晉侯流亡十九年,晉侯饑不擇食時,你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給他熬湯喝,沒有功勞還有苦勞,你為什么不去見一見呢?”

子推說:“孩兒沒有什么要求晉侯的,為什么要去呢?”鄰居說:“你去見一見,封個一官半職,也領一些布和米,省得天天打草鞋了。”

子推說:“晉獻公有九個兒子,只有主公最賢能。晉國屬于主公,這是天意,有些人卻誤以為是自己的功勞。”“偷盜別人財產的人,被人叫盜賊。到晉侯那兒居功求賞等于貪天之功為己有,更加可恥。我愿意終生編草鞋,不愿意去爭這份功勞。”

鄰居走后,他的母親說:“你是廉潔的人,我是廉潔的人的母親,我們為什么不去隱居呢?”

當晚,介子推背著母親躲到綿山里去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貪天之功)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紙老虎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4回:“猶之世俗所稱紙老虎,望之若真,未嘗不可欺人于一時,決不能持于久遠。”
門當戶對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中卷:“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戶對,還他景勝人奇。”
起兵動眾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華敷傳》:“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會諸侯,不可以起兵動眾,舉大事,必有大殃。”
說雨談云 元·湯式《賞花時·送友人觀光》套曲:“弄柳拈花手倦抬,說雨談云口倦開,須發已斑白,風流頓改。”
誅求無度 《舊唐書·于頔傳》:“擅興全師,僭為正樂,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殺戮不辜,誅求無度,臣故定謚為厲。”
名重一時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時,名重一時,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川俱問道。”
如法炮制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
屈指一算 曾樸《孽海花》第四回:“匆匆過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場的末日。”
不卑不亢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須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撈幾個錢。”
不得而知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