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馬彎弓的成語故事

拼音pán mǎ wān gōng
基本解釋盤馬:騎著馬繞圈子跑;彎弓:拉弓準備發射。騎馬盤旋張弓欲射。比喻故作姿態而不付諸行動。
出處唐 韓愈《雉帶箭》詩:“將軍欲以巧伏人,盤馬彎弓惜不發。”
盤馬彎弓的典故
唐朝時期,從小失去父母的韓愈在嫂子扶養下,刻苦好學,25歲考中進士,當時不能安排做大官,只能在武軍節度使張建手下做推官,他隨張建去打野雞,即興作《雉帶箭》詩:“原頭火獵靜兀兀,野雉畏鷹出復沒。將軍欲以巧伏人,盤馬彎弓惜不發。”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盤馬彎弓)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正本溯源 |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諸制度禮樂,是以為之正本溯源。” |
皆大歡喜 | 《金剛經 應化非真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物阜民安 | 《后漢書·劉陶傳》:“夫欲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 |
窮年累世 | 《荀子 榮辱》:“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
憂喜交集 | |
一視同仁 | 唐 韓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
處之泰然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宋 朱熹注:“顏子之貧如此,而處之泰然,不以害其樂。”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郭澄清《大刀記》第十章:“千錘打鑼,一錘定音——隊長,你就決定吧。”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 《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