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鼐調(diào)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傅以如何調(diào)和鼎中之味喻說,遂輔武丁以治國。后因以“鼎鼐調(diào)和”比喻處理國政。
出處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傅以如何調(diào)和鼎中之味喻說,遂輔武丁以治國。
例子鼎鼐調(diào)和理庶民,安邦定國立功勛。元·鄭光祖《老君堂》第二折
基礎(chǔ)信息
拼音dǐng nai diào hé
注音ㄉ一ㄥˇ ˙ㄋㄞ ㄉ一ㄠˋ ㄏㄜˊ
繁體鼎鼐調(diào)咊
感情鼎鼐調(diào)和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釋)
- 野心勃勃(意思解釋)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意思解釋)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意思解釋)
- 野沒遺賢(意思解釋)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釋)
- 難上加難(意思解釋)
- 拔苗助長(意思解釋)
- 十惡不赦(意思解釋)
- 舉世無敵(意思解釋)
- 通時合變(意思解釋)
- 斷章截句(意思解釋)
- 風風雨雨(意思解釋)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釋)
- 陰陽怪氣(意思解釋)
- 窮愁潦倒(意思解釋)
- 群山四應(yīng)(意思解釋)
- 流風馀俗(意思解釋)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釋)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釋)
- 母夜叉(意思解釋)
- 死胡同(意思解釋)
- 去住兩難(意思解釋)
- 隨俗雅化(意思解釋)
- 留戀不舍(意思解釋)
- 老氣橫秋(意思解釋)
- 蠻不講理(意思解釋)
- 處安思危(意思解釋)
※ 鼎鼐調(diào)和的意思解釋、鼎鼐調(diào)和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軌同風 | 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tǒng)一。 |
多謀善慮 | 謀:謀劃,策劃;慮:思考。富于智謀,又善于思考。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lián)屜纫徊健?/td> |
曉以大義 | 曉:使人明白。把道理對人講清楚。 |
有去無回 | 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
白日見鬼 | 大白天見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閑、冷落。現(xiàn)多比喻不可能出現(xiàn)的事。 |
仁義道德 |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guī)范。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jié)、習慣等。 |
鴻儒碩學 | 鴻儒:大儒;碩學:有很多學問的人。泛指學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者。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家無儋石 |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儋。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踵武前賢 | 踵:腳跟。武:足跡。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戰(zhàn)不旋踵 | 旋:轉(zhuǎn)。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zhuǎn)。形容勇猛向前。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揮戈反日 | 揮舞兵器,趕回太陽。比喻排除困難,扭轉(zhuǎn)危局。 |
倒載干戈 | 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shè),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zhàn)爭,天下太平。 |
無所用心 | 用心:動腦筋。指不動腦筋;什么事情都不關(guān)心。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鮑魚:咸魚;肆:店鋪。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huán)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
金蟬脫殼 | 金蟬:金黃色的知了;殼:堅硬的外皮。蟬變?yōu)槌上x時脫去原來的外殼。比喻用計脫身;使對方不能及時發(fā)覺。 |
二缶鐘惑 | 二:疑,不明確;缶、鐘: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
息跡靜處 | 息:止息;跡:行跡,腳印;處:處所。要想不見行跡,只有自己靜止不動。引申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私鹽私醋 | 私:秘密。比喻不敢公開見人的事情。 |
夫倡婦隨 | 見“夫唱婦隨”。 |
長驅(qū)直入 | 驅(qū):快跑;長驅(qū):策馬向很遠的目的地前進;直入:不停頓地一直向前。軍隊以不可阻擋的威勢快速地進軍。形容進軍迅速而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