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于心應于手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得:獲得,領悟;應:適應。領悟到要領,做起來順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應。
出處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口不能言,有數(shù)存焉于其間。”
例子宋·歐陽修《書梅圣俞稿后》:“樂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應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
基礎信息
拼音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
注音ㄉㄜˊ ㄩˊ ㄒ一ㄣ 一ㄥˋ ㄩˊ ㄕㄡˇ
繁體得于心應于手
感情得于心應于手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狀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得心應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難得糊涂(意思解釋)
- 屈指可數(shù)(意思解釋)
- 裾馬襟牛(意思解釋)
- 信及豚魚(意思解釋)
- 前瞻后顧(意思解釋)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釋)
- 躡手躡腳(意思解釋)
- 遁入空門(意思解釋)
- 東扶西倒(意思解釋)
- 作亂犯上(意思解釋)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釋)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沖鋒陷陣(意思解釋)
- 不可磨滅(意思解釋)
- 風情月意(意思解釋)
- 一竅不通(意思解釋)
- 立地書櫥(意思解釋)
- 忙不擇價(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狂風暴雨(意思解釋)
- 伸手不見五指(意思解釋)
- 驕傲自滿(意思解釋)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釋)
- 茍合取容(意思解釋)
- 憐香惜玉(意思解釋)
- 辭喻橫生(意思解釋)
※ 得于心應于手的意思解釋、得于心應于手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夠。 |
超俗絕世 | 謂超出世俗,無人可比。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條理。 |
一擁而上 |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
生龍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
暮史朝經(jīng) | 經(jīng):指儒家經(jīng)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jīng)書。形容勤奮好學。 |
飲水思源 | 喝水時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時天色昏暗。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指天誓日 | 指著蒼天;對著太陽發(fā)誓。表示態(tài)度堅定或忠誠。 |
扶搖直上 | 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陽春白雪 | 陽春;白雪:是戰(zhàn)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
牛刀小試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交臂歷指 | 交臂:兩手反縛;歷指:古代拶指的刑罰。象罪犯兩手反縛、受拶指的刑罰一般。形容痛苦萬狀,毫無自由。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shù)挠眯幕蛐袕健?/td> |
進進出出 | 走進走出,穿進穿出。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
力屈道窮 | 屈:竭,窮盡;道:途徑,辦法;窮:盡。力量辦法都已窮盡。 |
踉踉蹌蹌 |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
雞毛蒜皮 | 比喻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 |
牛頭不對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