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目塞耳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堵塞視聽。指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或不了解。
出處《隋書 東夷傳 高麗》:“王乃坐之空館,嚴加防守,使其閉目塞耳,永無聞見。”
例子設有人閉目塞耳,跣而疾趨,前遇險阻,安有不顛躓者哉!宋·司馬光《遺表》
基礎信息
拼音bì mù sè ěr
注音ㄅ一ˋ ㄇㄨˋ ㄙㄜˋ ㄦˇ
繁體閉目僿耳
感情閉目塞耳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與外界隔絕。
近義詞閉目塞聰、閉目塞聽
英語close one's eyes and block one's ear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連綿不絕(意思解釋)
- 放牛歸馬(意思解釋)
- 一錢太守(意思解釋)
- 人才濟濟(意思解釋)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釋)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意思解釋)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釋)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釋)
- 走馬觀花(意思解釋)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釋)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釋)
- 學而時習之(意思解釋)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釋)
- 撈一把(意思解釋)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釋)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釋)
- 詐奸不及(意思解釋)
- 海底撈月(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視死如歸(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珠玉之論(意思解釋)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釋)
- 舉世無敵(意思解釋)
- 便還就孤(意思解釋)
- 賢母良妻(意思解釋)
- 將功折罪(意思解釋)
※ 閉目塞耳的意思解釋、閉目塞耳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積不相能 | 積:積久而成的;能:親善。指一向不和睦。 |
遲疑不決 | 猶豫疑惑,不能決定。 |
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殘花敗柳 | 敗:衰敗。殘:凋殘。凋殘的柳樹,殘敗了的花。舊時用以比喻生活放蕩或被蹂躪遺棄的女子。 |
以小見大 |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骨肉離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揚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長條旗子。舞動著幡,敲打著鼓。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話就說。直:直爽。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閉關自守 | 守:防守。封閉關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來。也比喻因循守舊;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
古色古香 | (陳設、器物或藝術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古香: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 |
慷慨悲歌 | 情緒激昂地唱歌,以抒發悲壯的胸懷。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敲詐勒索 |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時至運來 | 時機來了,運氣也有了轉機。指由逆境轉為順境。 |
命與仇謀 |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平地一聲雷 |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
切樹倒根 | 比喻徹底。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金玉滿堂 | 金、玉:黃金和美玉。指黃金寶石滿堂都是。形容財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