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啘
拼音
yuē wā
注音ㄩㄝ ㄨㄚ
部首口部 總筆畫11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KPQB 統(tǒng)一碼5558
筆順丨フ一丶丶フノフ丶フフ
名稱豎、橫折、橫、點、點、橫撇/橫鉤、撇、橫撇/橫鉤、點、橫折鉤、豎彎鉤
部首口部 總筆畫11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KPQB 統(tǒng)一碼5558
筆順丨フ一丶丶フノフ丶フフ
名稱豎、橫折、橫、點、點、橫撇/橫鉤、撇、橫撇/橫鉤、點、橫折鉤、豎彎鉤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啘
⒈ ?古同“噦”,干嘔。
其他字義
啘
⒈ ?方言,語氣詞,相當(dāng)于“啊”:我要去格啘,啥勿讓我去?
統(tǒng)一碼
啘字UNICODE編碼U+5558,10進制: 21848,UTF-32: 00005558,UTF-8: E5 95 98。
啘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啘的意思、基本解釋,啘?zhǔn)鞘裁匆馑加?b>字典網(wǎng)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啘
<語>
〈方〉∶語氣助詞 [oho]。用法似“啊”而語氣較強
耐看我馬褂浪爛泥,要俚賠個啘!——《海上花列傳》
康熙字典
啘【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8畫
《篇?!分忧?,音拙。義闕。
又於劣切,音噎,義闕。出《黃帝八十一難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