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漢語字典錞字的解釋
錞

拼音 chún 注音ㄔㄨㄣˊ
部首釒部 總筆畫16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QYBG 五行 統(tǒng)一碼931E
筆順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丶一丨フ一フ丨一
名稱撇、點(diǎn)、橫、橫、豎、點(diǎn)、撇、提、點(diǎn)、橫、豎、橫折、橫、橫撇/橫鉤、豎鉤、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chún(ㄔㄨㄣˊ)

⒈ ?古代一種銅制的軍樂器,形如圓筒,上大下小,頂上多作虎形鈕,可懸掛,常與鼓配合:“以金錞和鼓。”

⒉ ?靠近。

異體字

  • ?
  • ?

English

instrument


※ 錞的意思、基本解釋,錞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chún

〈名〉

(1) 古代樂器名 [an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青銅制,形如圓筒,上大下小,頂上多為虎形鈕,可懸掛,以物擊之而鳴。常與鼓配合,用于戰(zhàn)爭中指揮進(jìn)退。盛行于東周至漢代

鼓錞相望。——《淮南子·兵略》

以金錞和鼓。——《周禮·鼓人》

(2) 另見 duì

基本詞義

duì

〈名〉

(1) 矛戟柄下端的平底金屬套 [metal sheath of spear handle]

錞之與刀,孰先弊也。——《淮南子》

(2) 另見 chún

康熙字典

錞【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常倫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殊倫切,?音純。《廣韻》樂器鳴之,所以和鼓也。《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註》錞于也。圜如碓頭,大上小下,樂作鳴之,與鼓相和。《晉語》戰(zhàn)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註》錞于,形如碓頭,與鼓相和。丁寧,鉦也。《韻會(huì)》一說形如鐘,有舌,謂之錞于。樂書云:自金聲之淳言之,謂之錞。後周平蜀,獲其器,太常卿斛斯證曰:錞于也。以芒筒捋之,其聲極振,取以和樂。通作淳于。

《集韻》都昆切,音敦。義同。

《廣韻》徒對切,音隊(duì)。《詩·秦風(fēng)》厹矛鋈錞。《傳》錞,鐏也。《疏》矛之下端。《釋文》錞,徒對反。

徒猥反。一音敦。

《淮南子·說林訓(xùn)》錞之與刃,孰先弊也。《註》錞讀頓首之頓。

《廣韻》徒猥切《集韻》《正韻》杜罪切,??。義同。

《集韻》徒臥切,音憜。覆?也。《禮·喪大記·大夫?以幬欑註》幬,或作錞。《釋文》錞,徒對反。

徒臥反。

徒猥反。

《山海經(jīng)》是錞于西海。《註》郭曰:錞,猶堤埻也。章閏反。《又》是錞于北海。《註》謂依附于北海也。

《正字通》北海有錞于縣。一作淳于、錞釪,皆因山川之形似圜堆深筩者,故以爲(wèi)名,如玉甑峯鈷鉧潭之類。《說文》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錞【卷十四】【金部】

?柲下銅,鐏也。從金?聲。《詩》曰:“叴矛沃?。”徒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