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寙
拼音
yǔ
注音ㄩˇ
部首宀部 總筆畫13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PRCY 統(tǒng)一碼5BD9
筆順丶丶フノノフ丶丶ノノフ丶丶
名稱點(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撇、撇、豎提、點(diǎn)、點(diǎn)、撇、撇、豎提、點(diǎn)、捺
部首宀部 總筆畫13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PRCY 統(tǒng)一碼5BD9
筆順丶丶フノノフ丶丶ノノフ丶丶
名稱點(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撇、撇、豎提、點(diǎn)、點(diǎn)、撇、撇、豎提、點(diǎn)、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寙
⒈ ?懶惰。
統(tǒng)一碼
寙字UNICODE編碼U+5BD9,10進(jìn)制: 23513,UTF-32: 00005BD9,UTF-8: E5 AF 99。
寙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寙的意思、基本解釋,寙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寙【寅集上】【宀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0畫
《集韻》《韻會(huì)》勇主切,音庾。嬾也。《史記·貨殖列傳》啙寙偸生。承慶云:嬾人不能自起,如瓜瓠在地不自立,故字從?。
又常在室中,故從宀。《正字通》窳字之譌文。◎按《玉篇》《類篇》窳,兪矩切。註:邪也,器空中也。引《說文》污窬,俱載穴部。《韻會(huì)》七麌收寙,註本司馬氏《類篇》勇主切,嬾也。與窳音義各別,應(yīng)分爲(wèi)二。
- 寙的詞語
- 寙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