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漢語字典牒字的解釋
牒

拼音 dié 注音ㄉ一ㄝˊ
部首片部 總筆畫13畫 結構左右
五筆THGS 五行 統一碼7252
筆順ノ丨一フ一丨丨一フ一丨ノ丶
名稱撇、豎、橫、橫折、橫、豎、豎、橫、豎折/豎彎、橫、豎、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dié(ㄉ一ㄝˊ)

⒈ ?文書,證件:通牒。度牒。尺牒。

異體字

  • ?
  • ?
  • ?

漢英互譯

certificate

造字法

形聲:左形右聲

English

documents, records; dispatch


※ 牒的意思、基本解釋,牒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dié

〈名〉

(1) (會意。從片,葉( )聲。古時木片也常用作書寫材料,故從“片”。本義:簡札)

(2) 同本義。古代書寫用的木片或竹片 [writing slip]

版,札也。——《說文》。按,小簡曰牒,大簡曰冊。薄者曰牒,厚者曰牘。

受牒而退。——《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截以為牒。——《漢書·路溫舒傳》

王牒石記。——左思《吳都賦》

(3) 又如:金牒;玉牒

(4) 特指譜籍 [records of family pedigree]

余讀牒記。——《史記·三代世表》。索隱:“記系謚之書,以牒為之。”

(5) 又如:譜牒;家牒

(6) 通常由官方頒發的證明某事的文件 [official document]

昨夜軍牒來,電兵萬五千。——唐· 李商隱《行次西郊作》

(7) 如:通牒;牒文(公文;文書);牒旨(命令);牒署(辦理;管理)

(8) 書籍,簿冊 [book and noetbook]

壯志異時 (將來) 開史牒。——宋· 王安石《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其高第者上名牒。——《后漢書·質帝紀》

(9) 訟辭,狀子 [certificate]

康熙字典

牒【巳集中】【片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徒葉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疊。《說文》札也。從片,枼聲。《廣韻》書板曰牒。《左傳·昭十五年》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疏》牒,札也。《戰國策》孟嘗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之,不敢以爲言。《前漢·路溫舒傳》取澤中蒲,截以爲牒。《註》小簡曰牒。

《匡衡傳》但以無階朝廷故隨牒在遠方。《註》隨牒,謂隨選補之恆牒。

《玉篇》譜也。《史記·封禪書》有玉牒書。《太史公自序》取之譜牒。

《淮南子·本經訓》積牒旋石以備修碕。

《後漢·王符傳》皆服文組綵牒。《註》牒卽今疊布。

《揚子·方言》牀上板。衞之北郊,趙魏之閒謂之牒。

《增韻》官府移文謂之牒。

《韻會》訟辭亦曰牒。《說文》本作?。《韻會》通作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牒【卷七】【片部】

札也。從片枼聲。徒葉切

說文解字注

(牒)札也。木部云。札、牒也。左傳曰。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司馬貞曰。牒、小木札也。按厚者爲牘。薄者爲牒。牒之言枼也。葉也。竹部?義略同。史記叚諜爲牒。從片。枼聲。徒葉切。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