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劾
〈動〉
(1) (形聲。從力,亥聲。本義:審理,判決)
(2) 同本義 [try;sentence]
劾,法有辜也?!墩f文》
上其鞫劾文辭?!稌涡獭穫?/p>
(3) 疏:“漢世問罪謂之鞫,斷獄謂之劾?!?/p>
(4) 又如:劾死(判決死罪);劾治(審理治罪);劾按(審理核實罪狀);劾捕(審查其罪,加以逮捕);劾驗(審理查驗)
(5) 檢舉揭發罪狀 [impeach]
劾大不敬?!稘h書·李廣蘇建傳》
遣其劾帥?!濉?梁啟超《譚嗣同傳》
齊康所劾?!睹魇贰?/p>
戴鳳翔劾 瑞。
彈劾不避權貴?!督鹗贰だ诇Y傳》
(6) 又如:彈劾;劾狀(彈劾,舉發罪狀);劾奏(檢舉或彈劾其罪狀)
詞性變化
◎ 劾
〈名〉
(1) 檢舉揭發的文書 [impeaching document]
滂睹時方艱,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后漢書》
(2) 另見
康熙字典
劾【子集下】【力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胡槩切《集韻》戸代切《韻會》戸槩切,音瀣?!墩f文》法有罪也。《玉篇》推劾也?!稄V韻》推窮罪人。《增韻》按劾也?!读鶗省粉廓q覈也,考劾其實也?!俄崟肪弦病!夺釢h·範滂傳》滂奏刺史權豪之黨二十餘人,尚書責滂所劾猥多。滂知意不行,投劾去?!对]》自投其劾狀而去。
又《集韻》勤力也。一曰勉也。
又《唐韻》《正韻》胡得切《集韻》《韻會》紇則切,恆入聲。
又《集韻》《類篇》《韻會》下改切,瀣上聲。義
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劾【卷十三】【力部】
法有辠也。從力亥聲。胡槩切
說文解字注
(劾)灋有辠也。法者、謂以法施之。廣韻曰。劾、推窮罪人也。從力。亥聲。按此字俗作、從刃。恐從刀則混於刀部之刻也。胡槩切。一部。亦入海韻、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