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乩
〈動(dòng)〉
(1) 通過占卜問吉兇 [divine]
堂上設(shè)了乩壇。——《紅樓夢》
(2) 又如:乩語(巫神在沙盤上寫出的預(yù)示吉兇的話);乩壇(放扶乩用具的桌子);乩架(扶乩用的架子);扶乩(又叫扶鸞。二人扶丁字形木架在沙盤上劃字,說是為人決疑治病,預(yù)示吉兇)
康熙字典
乩【子集上】【乙部】 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5畫
《集韻》《正韻》堅(jiān)奚切,音雞。《說文》卜以問疑也。《通典》西國用羊卜卜師謂之廝乩。《通雅》乩當(dāng)與卟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卟【卷三】【卜部】
卜以問疑也。從口卜。讀與稽同。《書》云“卟疑”。古兮切
說文解字注
(卟)??問疑也。左傳曰。?以決疑。不疑何?。問疑故從口。俗作乩。從口?。當(dāng)作?口。?而以口問也。凡若此等未能盡正。學(xué)者於此例之。可以三隅反矣。讀與稽同。古兮切。十六部。按小徐曰。尙書曰明用卟疑。今文借稽字。徐語?說耳。尙書無作卟疑者。卽有之。亦陸氏所謂穿鑿之徒務(wù)欲立異者也。大徐乃於同下沾書云卟疑四字。疑惑後生。其亦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