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涅
篞
〈名〉
(1) (形聲。從水,從土,曰聲。本義:可做黑色染料的礬石)
(2) 同本義 [alunite]
涅,黑土在水中者也。——《說文》
女床之山,其陰多石涅。——《西山經》
今以涅染緇,則黑于涅。——《淮南子·俶真》
(3) 又如:涅石(黑礬石,可為染料)
(4) 黑泥 [black mud]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
(5) 古代河流名 [Nie River]。在今山西、河南、廣東都有涅水
詞性變化
◎ 涅
〈動〉
(1) 染黑 [dye black]
涅而不緇。——《論語·陽貨》
(2) 又如:涅齒(染黑牙齒);涅污(染污)
(3) 紋身 [tattoo]
是主家私自黥涅。——范成大《清遠店詩·序》
(4) 又如:涅墨(在人身上刺字或刺成圖案,再涂以墨);涅手(在手臂上刺字涂墨);涅文(紋身的文字或圖案);涅面(在臉上刺字或刺圖案)
康熙字典
涅【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奴結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結切,音捏。水名。《水經注》涅水,東逕涅氏縣。
又縣名。《水經注》涅水,出涅陽縣西北岐棘山。
又水名。《馬融·廣成頌》丹水涅池。《註》丹水,涅水,在今鄧州。
又《說文》黑土在水中也。《淮南子·俶眞訓》以涅染緇,則黑於涅。
又《揚子·方言》涅,化也。燕朝鮮洌水之閒曰涅,或曰譁,雞伏卵而未孚始化之時謂之涅。
又涅石,藥名。《山海經》孟門之山,其下多黃堊涅石。
又《集韻》其兼切。《鬼谷子》有飛鉆涅闇。劉昌宗讀。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涅【卷十一】【水部】
黑土在水中也。從水從土日聲。奴結切
說文解字注
(涅)黑土在水中者也。者字依論語釋文補。論語孔注。涅可以染皁者。按水部曰。澱者、滓垽也。滓者、澱也。土部曰。垽者、澱也。黑部曰。謂之垽。垽、滓也。皆與涅義近。從水土。日聲。奴結切。十二部。
- 涅的詞語 組詞
- 涅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