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然而,鄭觀應在政治改革的實踐上卻是消極的,同康有為甚至是背道而馳的。
2.19世紀末,康有為、梁啟超主編的《強學報》《時務報》《新民叢報》,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主辦的《民報》,都譜寫了中國期刊叱咤風云的史詩。
3.如康有為奏請成立制度局,外界本猜疑緊張,可維新派中少年得意者卻偏偏要大發議論,說某官可裁,某官宜去,已奏請皇上飭辦,即日便有圣旨下達云云。
4.他常與康有為扶乩問吉兇,乩語中先是顯現出杜甫的詩句“落花時節又逢君”,接著又出現了李白的詩句“江城五月落梅花”。
※ "康有為"造句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